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寫生的探索是構建一種觀看語法
我在去年曾赴安徽黃山、西溪南村采風寫生。此行,有種閑情雅賦的味道,不由自主地讓整個人靜了下來,連落入畫中的筆觸也變得溫婉了。畢竟,徽州的一景一物,較之粗獷的西北,是大相徑庭的。從那馬頭墻、小青瓦透出的人文氣息,濃郁得似乎連我們這些過客都成了詩的一部分。粉墻黛瓦,薄霧氤氳,綠水環繞,點綴著其中萬物瘋長的嫩綠,全然一派水墨丹青的韻味。而這種東方詩意,不嫵媚、不做作,在溫潤靈秀中,透著寧靜致遠、通達從容。此景,恰好賦予了油性色調獨特的東方文化品格。
西溪南寫生·2(油畫) 50×60厘米 顏蘇平
大多的寫生創作,是由景由情催生的,而非概念地描繪一山一水、一樹一石。每一景,在不同地域,會有著不同的表情。哪怕一樣的白墻,在江南的煙雨中,黑白的線條構成,不自覺地詮釋著東方禪意、人文哲詩;而在荒莽的西北大地,卻折射出色彩的富麗斑斕和線條的恣肆灑脫。而此時寫生的探索是構建一種觀看語法,用繪畫的語言去建立全新的視覺準則,嚴格地、選擇性地對不同時間和空間的一景一物做出極具個性化的解釋。
往往,用西方的語言去講述具有鮮明東方元素的圖景,是極其艱難的。這種跨文化語境的表達,需要做到表情達意恰如其分。為了追求東方美學的精神氣質,而刻意效仿傳統水墨的調性和筆觸的酣暢淋漓,舍棄了油彩特有的質感、光感和體量感;抑或過多地囿于油畫媒介的表現技法,只停留在對東方的圖像簡單生硬的描摹拼貼,這些都是有失偏頗的。兩種文化語境的轉換有著相當難度,是一個需要孜孜不倦不斷探索的過程。用油畫的本體語言表達東方傳統文化,并不只是所謂的視覺表征上的轉化,而更重要的是意象的重組,將內心的思索物化為外向表達。保持油畫語言的純粹性和物質性,來營造氣韻生動的東方意境,并帶入自我的精神取向,觀照現實又疏離現實,在完美呈現油畫明亮厚重的觀感體驗的同時,傳遞出東方含蓄內斂的生命哲學和精神內核,這也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意境的營造,講究氣韻。“韻”是指畫面的韻律感和節奏感,“氣”則是指內在的精神氣質,“韻”以“氣”為底蘊。谷雨前后的徽州,溫暖迷離,有著江南古鎮獨特的韻味,這是歷史人文積淀的印跡,是哲學禪思洞徹的自在,似乎消解了一切具象的圖景。轉借到畫布上,任何的塑造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了。與人物寫生不同,為了使畫面更接近內心所感受的這種通達從容、天人合一的輕盈,我嘗試通過線條與色塊的組織來搭建心理空間,讓色調也隨之沉著凝滯,每一落筆,都極力尋求與內心相呼應的脈絡,以使最終的視覺效果具有更廣義的精神氛圍。(作者系廣東畫院專業畫家)
編輯:楊嵐
關鍵詞:寫生 探索 東方 構建 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