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獻生:五一口號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奠基
開創(chuàng)中國政治協商的新境界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新型政黨制度具有三個規(guī)定性: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政治協商。政治協商是多黨合作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國共產黨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政治協商包括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政黨協商,也包括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協的政協協商。這兩種協商作為中國協商民主的重要體現和發(fā)展源頭,也是“五一口號”生發(fā)而成的。
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提出了至今仍有重要價值的和而不同的理念,但政治發(fā)展中的“黨爭”在封建社會延續(xù)了上千年之久。辛亥革命后仿效西方實行多黨制、議會制,搞得中國政治烏煙瘴氣。中國共產黨建立統一戰(zhàn)線、實行國共合作、多黨合作,開啟了中國的政治協商。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由國民黨、共產黨、民盟、青年黨和社會賢達共38人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近代以來在國家層面上政黨首次進行的國是協商,但通過的5項協議不久就被國民黨蔣介石撕毀了。真正體現多黨合作、具有中國人民性質的政治協商的正式形成,則是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其肇始和推動者就是“五一口號”的發(fā)布。
“五一口號”明確提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繪制了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相結合的中國政治發(fā)展藍圖,開辟了中國政治協商和協商民主的新境界。循著這個頂層設計和路線圖,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等籌備召開了沒有反動派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立了新中國,協商建國成為中國多黨合作和協商民主的一個光輝典范。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多黨合作中,探索創(chuàng)造了座談會、協商會、雙周座談會等多種政治協商形式。1954年,中國共產黨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擁護支持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后,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渠道仍然繼續(xù)存在,從而形成了我國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輔相成的社會主義民主兩種實現形式,并成為中國協商民主的鮮明特色。
目前,我國政黨制度中的政黨協商和政協協商,作為推進中國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fā)展的兩條重要渠道,在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協商民主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ōu)勢,已經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國家現代化治理的有效途徑。追根索源,還在于“五一口號”開創(chuàng)的政治協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土壤中結出了豐碩果實。
基牢方可高聳,根深才能葉茂。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人類社會政治發(fā)展中獨樹一幟,在促進生產力發(fā)展、民主實現、社會政治穩(wěn)定、人民利益維護等方面發(fā)揮了制度效能,顯示了蓬勃生機,就在于“五一口號”奠定和注入的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長期穩(wěn)定全面合作、推進政治協商的基石和基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只有不忘“五一口號”這個初心,讓基石更加牢固、基因更好傳承,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才能在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中放射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作者系中央統戰(zhàn)部原副秘書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五一口號 政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