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城市群重構中國經濟新版圖 破除藩籬建構新生態圈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作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城市群發展格局已初露端倪,正逐漸成為引領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成為創新發展的“強引擎”。多維度推進的城市一體化,正在推動城市群互聯互通、協同融合,不僅優化了原有的城市體系和格局,還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新型城鎮化“升級版”
轉型發展的“主引擎”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圍內,一般以1個以上特大城市為核心,由至少3個以上大城市為構成單元,依托發達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網絡所形成的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系緊密、并最終實現高度同城化和一體化的城市群體。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等專家指出,城市群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主流和大趨勢。目前公認的大型世界級城市群有以紐約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5個。
從全球來看,城市群已成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全新地域單元,決定著21世紀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是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承載體,更是國與國之間競爭的“主陣地”。根據世界銀行《重塑世界經濟地理》報告,全球一半的生產活動聚集在僅占全球大約1.5%的土地面積上。以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為例,這個面積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只有1.5%的城市群,人口4500萬,占美國總人口的20%,制造業產值占全國的30%,是美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商業貿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
近年來,我國城市群建設快速推進,發展格局初露端倪。根據國家有關規劃,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明確了東部地區三大城市群與中西部若干城市群的發展重點,突出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中原、長江中游、哈長等城市群,初步勾勒出國家重點城市群的布局輪廓。從發展程度看,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發展較為成熟,綜合發展水平占有絕對優勢,代表了我國城市群發展的最高形態和前進方向。
上海財經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副院長張學良等專家分析認為,城市群是決定未來地區競爭力的核心,將成為我國發展的“主引擎”,原因在于我國的區域經濟正在由“板塊經濟”向城市群經濟轉變,各類生產要素和經濟活動呈現出向中心城市,以及中心城市周邊的城市區域的集聚態勢。2013年,我國的23個城市群,以占全國28.9%的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63.8%的人口,創造了85.7%的地區生產總值。
重構“經濟版圖”
引領創新的“強引擎”
“我們泰富重裝超過八成員工家在長沙,公司每天派出8臺大巴來往長沙和湘潭接送員工。”總部位于湘潭國家級經開區的泰富重裝集團副總裁謝芳莉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間邁入“半小時通勤圈”,三市跨城“上班族”越來越多。湖南長株潭城市群融城發展近年來漸入佳境,一體化和協同效應明顯,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增長速度和發展質量,都位居湖南省前列,實現了“1+1+1>3”的效果,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
隨著城市群逐步形成,其“聚合效應”所釋放出的能量正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的新動能,激發區域內城市創新的“強引擎”。許多專家認為,城市群儼然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將重構經濟“新版圖”,支撐我國未來一段時期經濟持續發展。
在長三角,旨在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滬嘉杭G60科創走廊”正在全力推進建設。上海市具有國內最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杭州正在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 以G60高速為紐帶,上海、杭州為雙核,嘉興作為配套區,打破行政區劃,推動人才、資金、裝置、項目等科創要素自由流動、更優配置,其產生的創新生態系統和產業集群效應,成為區域快速崛起并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數據顯示,2016年杭州市實現的信息經濟增加值2688億元,對該市GDP增長貢獻率超過50%。
“滬嘉杭G60科創走廊”的實踐只是長三角城市群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在長三角各大城市采訪,記者處處都能感受到轉型發展的“新潮”。長三角城市群正立足國家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朝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穩步邁進。
同樣,行駛在廣深高速公路,不時可以看到廣東省正在打造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在這條100多公里長的走廊上,分布著一批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和成長性好、具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瞪羚企業”。8家本土世界500強企業扎根于此,騰訊、華為、中興、大疆、OPPO等全球知名企業在此茁壯成長。這些明星企業如同一顆顆珍珠,串起一條創新“項鏈”。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袁俊告訴記者,伴隨著改革開放近40年發展,以廣深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為依托的廣深軸線區域,聚集了高新科技人才、技術、信息和資本等創新要素,初步形成了沿廣深軸線創新經濟帶。今后,將有更多的新技術、新思維在創新走廊跨界融合,形成“血脈”貫通的超級產業群,成為全國創新發展樣本。
協同發展凸顯“同城效應”
破除藩籬建構“新生態圈”
在推進城市群建設中,許多地方正在從多個維度加快推進“一體化”,嘗試破除行政區劃所帶來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城市間互聯互通、協同融合,“同城效應”日漸顯現。
作為中國共享經濟的標志,共享單車的發源地正是長三角城市群。記者在長三角城市群采訪發現,共享經濟的內涵正在不斷擴展,從最早的共享單車、共享房屋,向更高的領域和層次邁進。
比如對科技創新資源的共享。記者采訪了解到,在科技部指導下,近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開展了“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建設。截至2016年10月滬蘇浙皖共有1479家單位、17081臺(套)價值30萬以上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入網,總價值為182.74億元,有效減少了區域內科研經費和實驗設備購置的重復投入。
通過共享,小企業也用上了高精尖的大儀器和專業服務,并且費用還大大降低。浙江長興新高包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建學說,使用縣里發放的“創新券”,在上海找到了向往已久的性能檢測設備,省去了80多萬元的儀器購買成本。
而依托互聯網開展的共享工廠,在制造業產能總體過剩的情況下,新進入者不用自建工廠,就可以委托現有的產能加工制造。阿里巴巴“淘工廠”業務總經理袁煒表示, 共享工廠將工廠產能商品化,合理分配生產,有利于促使行業競爭轉向行業協作。
長沙城東南上班,株洲河西住宿,每個工作日,在長沙一家外企做公關工作的李夢婷都會往返兩地?!案哞F15分鐘,地鐵15分鐘,加上家到高鐵站的公交,雖然看似繁瑣,其實路上時間也就1個小時。不少住長沙的同事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行,耗時可能還會更長。”李夢婷說。近年來,隨著一體化進程快速推進,長株潭城市群的交通條件得到改善,特別是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后,長沙至株洲、湘潭兩地的時間只有30分鐘左右,并與軌道、鐵路、城市道路客運無縫對接。
除了交通一體化,各城市群也積極探索醫療衛生、生態環保等的一體化。如嘉興市與上海三家醫療機構建立了“點對點”醫保聯網結算合作關系,通過系統直聯方式讓參保市民在上海的醫院刷卡結算。京津冀地區為破解大氣污染“頑癥”,加快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等,實現了散煤“清零”,PM2.5平均濃度2016年比2013年下降約33%。
城市間“一畝三分地”意識進一步打破,協同發展漸入佳境。河北省先后承接京津先進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物流等產業轉移項目超過1.2萬個。同樣獲益的還有天津。截至2016年底,北京企業在津冀投資額已超過2000億元;天津企業到河北省投資項目超過2600個。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說,京津冀三地正聯手用產業互補、融合,打造協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記者 方列 劉良恒 何欣榮 綜合報道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城市 發展 經濟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