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政協委員吁重塑醫生社會成就感:別讓孩子不愿學醫
別讓孩子不愿學醫
醫藥界別委員呼吁重塑醫生職業社會成就感
“未來中華民族的健康,如果不放到一流醫學人才手里,大家放心嗎?”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的發問,道出了醫藥衛生界別政協委員對當下醫療人才缺乏的憂心。
“在座各位,誰還愿意讓孩子學醫?”
全國政協委員、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趙銥民給出這樣一組數據:到2016年,我國衛生人員總數為1117.3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45萬人,衛生管理人員272萬人。在衛生技術人員學歷結構中,本科以上學歷占32.2%,大專占39.3%,中專占26.5%,高中學歷及以下占2%。
趙銥民指出,過去10年,我國培養的醫學院校畢業生約500萬人。畢業進入醫療領域、從事醫療技術工作的每年僅有約13萬人。流失的醫學生大部分流入到醫藥行業,約有80%的醫藥代表來自醫學院校的相關醫學系。
趙銥民說,前幾年的數據顯示,美國83%的醫生家庭的孩子首選學醫。而他在國內學校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醫學工作者的孩子愿意學醫且攻讀醫學相關科系的僅有8%。“據我觀察,北京市一流的高中畢業生,基本選擇經濟等專業。”劉玉村的兒子在他的支持下做了一名外科醫生,而趙銥民的問題是:“在座各位,還有多少人愿意讓孩子學醫?”
不愿意回基層、不想做全科醫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腫瘤康復分會主任委員楊宇飛直言,由于待遇問題,現在學醫的學生不愿意回到基層。
“我們的博士生,去不了三甲就去二級醫院,就是不愿意回基層。我們好多學生是農村出來的,家庭負擔重,回基層的待遇太低。”楊宇飛說。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謝良地指出,按照現在的模式,專科醫生常在大的等級醫院工作,而全科醫師多在基層社區街道工作,薪酬上有明顯差別。謝良地以全科醫生舉例,盡管全科醫生對于推進分級診療十分重要,但現在的人事制度讓學生不想做全科醫生。“去社區醫院可能不會有編制,但三級甲等、二級甲等醫院可能就有編制,未來有保障。”
據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介紹,盡管老百姓對基層醫療的需求逐漸擴大,但社區衛生中心人員核定的年收入始終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尚不足三級以上醫院的一半”,薪酬待遇的天花板,成為社區衛生人才招聘和引進的最大障礙。
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姚樹坤是一名中醫。他講起中醫針灸,同樣在一個穴位點進針,同一個深度,看上去是以同樣手法捻轉提插,不同的醫生,帶來的針感尤其是療效會有很大差別。原來的收費水平,對一個熟練的針灸醫師,即使水平很高,通過服務患者的收費,連基本工資也掙不回來。
“當一個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的勞動價值,即技術和勞務付出,得不到合理體現,那么他們在單位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在社會上也就沒有尊嚴。”姚樹坤說。
姚樹坤指出,醫改過程中醫療服務收費定價要符合價值規律。價值是由服務提供者的技術含量和勞動時間決定的,價格應該圍繞價值波動,但不能嚴重偏離。
他直言,過去一段時間里,醫院一些業務低于成本的收費極不合理,例如,此前北京地區針灸長期定價為每次4元,這些專業不能給醫院帶來收益,造成相關專業人員不能安心鉆研技術,以致于這些專業萎縮。目前,兒科、全科和精神科醫生嚴重短缺,就是因為他們勞動強度大、風險高,但服務收費低。
獲得尊重和職業滿足感尤為重要
重塑醫生職業成就感被委員屢屢提及。不少委員表示,職業成就感對醫生十分重要,醫生需要獲得足夠的職業成就感和社會尊重,才愿意在繁重、緊張的工作崗位繼續堅持。
除了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待遇的差異,職業成就感的差異存在于不同等級醫療機構中。“醫生聚會都喜歡問,你是哪個醫院的?如果一個班的同學畢業后,一個是協和醫院的,一個是街道醫院的,顯然前者更有成就感。”謝良地坦言。
“社區醫院的醫生很重要,但是社會的評價和認識還不夠。”謝良地說,在推進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保證社區醫生獲得尊重和職業滿足感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老委員,趙銥民連續提交了關于頒布“衛生法”的提案。他說,和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不得低于4%。我們沒有衛生法,沒有這樣的保障。他建議,要從國家層面推動衛生法盡快立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晨赫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醫生 政協委員 醫院 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