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宋海峰: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位置上考慮
陽春三月,豐城市秀市鎮佳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1萬多畝油菜進入了盛花期,金黃的油菜花、綠油油的稻田、清澈的河流與整潔干凈的村舍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田野上,這家合作社的負責人正在向當地農民現場講授有關春耕播種的農技知識。社員們高興地告訴筆者,在致富能人的帶動下,他們在當地第一個訂購天氣預報服務農業生產,第一個大面積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第一個使用飛機噴灑農藥……規?;?、集約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耕作方式正助推著鄉村振興的腳步。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這番話深刻蘊含著“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為各地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逼平獍l展難題,激發創新活力,關鍵是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亦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位置上考慮。現在的農村缺什么?傳統農業模式下,農民缺的可能是適宜的天氣、優質的種子和化肥。今天,要發展現代農業,搞好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種植,減少農業污染,缺的是資金和技術。而要用活資金、用好技術,關鍵看人才。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城鄉發展客觀存在差距,外部人才參與農村工作的共贏機制不健全,農村人才外流較多,“三農”工作隊伍人員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素質偏低、本領恐慌等問題在一些地方比較突出。新時代,各地理應在培育才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要把本土人才資源當作重要支撐。振興的鄉村仍然是農民的鄉村,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和受益者。盡管鄉村振興需要外部的資金、技術和人力的進入,但不能簡單地將農村變成企業的投資場,而要著眼于“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這一目標,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新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一方面,各地應按照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完善農村本土人才孵化培育鏈條。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精準培育一支致富“帶頭人”隊伍。比如,靖安縣高湖鎮古楠村的農民在當地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實施“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走規?;?、專業化、現代化經營之路。去年,該村有6個農產品獲得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其中,古楠綠色大米入選全國一村一品,并獲得了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金獎?,F在的古楠村,家家戶戶新建了住房,家庭轎車普及率超過了50%。
要在“引人才”和“留人才”上出實招。各地理應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引來人才,用更加優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機制用好人才。要落實人才引進專項編制,出臺人才引進特殊補貼、創業支持等特殊支持政策,完善住房、醫療、子女就學、配偶就業、政務服務等配套服務政策,扎扎實實地做好“筑巢引鳳”的工作,吸引、留住更多的非本土、非鄉村人才參與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發展。要按照“缺啥補啥”的思路,堅持在人才選用上落實“精準”二字,既要引進懂農村發展規劃,善于實施鄉村治理的復合型人才;也要引進懂農業技術,能將現代農業新技術新工藝和本地的種養殖業結合起來的技術型人才;還要引進懂農業營銷,熟悉農村電子商務,能夠提高農民的市場經營水平的經營型人才,努力匯聚各方面的力量,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宋海峰)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民 農村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