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科教 文化·科教
2017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
學生資助作為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脫貧攻堅、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舉措。2017年,在財政、教育等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以及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學生資助工作穩中求進、狠抓落實,取得了新突破和新進展。國家學生資助政策不斷完善,財政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 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進一步完善
(一)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實現無縫銜接
2017年4月,財政部、教育部、人民銀行、銀監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的通知》(財科教〔2017〕21號),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實現無縫銜接。
——確保研究生獎助政策不留死角。明確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等研究生培養單位全面落實研究生獎助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研究生都能享受到相應的資助。
——將預科生納入高等教育資助范圍。明確預科生可按照規定享受相應教育階段的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政策。
——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全覆蓋。進一步拓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覆蓋范圍,實現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等培養單位全覆蓋,實現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研究生、預科生全覆蓋。
——落實民辦高校同等資助政策。明確民辦高校學生與公辦高校學生按照規定同等享受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國家資助政策。
(二)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
全面落實《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要求,自2017年春季學期起,將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標準由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不低于13000元,將中央高校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標準由每人每年1200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15000元。
(三)進一步加大了對建檔立卡等特困家庭學生的資助力度
2017年,各地各高校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加大了對建檔立卡等特困家庭學生的資助力度,確保一個人不少,確保一項政策不少,確保重點資助。
(四)資助政策體系更加健全
目前,我國建立起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與的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各個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特別是在高等教育階段,實現了“三不愁”,即入學前不用愁、入學時不用愁、入學后不用愁。
在學前教育階段,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地方政府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
在義務教育階段,統一城鄉“兩免一補”政策,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等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
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免學費、國家助學金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及頂崗實習等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普通高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助學金、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地方政府資助項目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本專科教育階段,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征入伍國家資助、師范生免費教育、新生入學資助、退役士兵學費資助、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研究生教育階段,建立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征入伍國家資助、校內獎助學金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二、 學生資助工作提檔升級
(一)資助育人有新突破
2017年,教育部黨組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17〕62號),將資助育人納入“十大育人體系”。明確要求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建立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實現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顯性資助與隱性資助的有機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
各地各學校積極行動,創新機制,拓展形式,全面推進資助育人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二)規范管理全面推進
2017年,為確保國家學生資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全國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年”活動,明確提出“六規范”要求,即“規范管理制度、規范監管責任、規范資助程序、規范資金管理、規范信息管理、規范機構隊伍建設”。根據統一部署,各地各學校于2017年上半年開展了自查自糾。教育部、財政部組織力量于2017年底對12個省份進行了重點抽查。總體上看,全國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年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規范管理為導向的監管機制基本建立。各地以規范管理為導向,把解決當前問題和健全長效機制相結合,建立由紀檢、審計、媒體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監管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檢查,推動學生資助監管工作提檔升級。
——規范管理意識普遍增強。各地各學校資助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得到普遍提高,自覺按照“六規范”要求落實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受助學生獲得感普遍增強。
——規范化水平明顯提高。各地各學校按照“六規范”的具體要求,集中清理政策執行中的不規范問題,資助程序、資金管理、信息管理更加規范,精準資助水平普遍提升。
三、 資助資金繼續大幅增長
(一)資助資金突破1800億元
2017年,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學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學生(幼兒)9590.411萬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464.27萬人次;累計資助金額1882.14億元(不包括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193.38億元,增幅11.45%。學生資助資金連續十一年保持高速增長。
資助學前教育幼兒889.77萬人次,資助金額93.20億元,比上年增加25.02億元,增幅36.70%;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補助資助1604.61萬人,資助金額179.11億元,比上年增加14.00億元,增幅8.48%;資助中職學校學生1509.92萬人次,資助金額365.29億元,比上年增加33.16億元,增幅9.98%;資助普通高中學生1310.42萬人次,資助金額193.80億元,比上年增加26.30億元,增幅15.70%;資助普通高校學生4275.69萬人次,資助金額1050.74億元,比上年增加94.90億元,增幅9.93%。
(二)免費教科書投入資金203.14億元
2017年,各級財政安排義務教育國家免費教科書資金175.9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149.33億元、地方財政26.61億元,惠及義務教育中小學生1.42億人。地方各級財政安排地方免費教科書資金27.20億元,惠及義務教育中小學生8304.20萬人。
(三)營養膳食補助投入資金285億元
2017年,全國710個國家試點縣級單位(含兵團19個團場)約8.2萬所學校開展營養改善計劃,惠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約2100萬人,中央財政安排當年膳食補助資金185億元(包括國家試點和地方試點);29個省份在886個縣開展了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工作,覆蓋學校約5.9萬所,惠及學生約1600萬人,地方財政安排膳食補助資金約100億元。
四、 財政資金占主導地位
(一)財政投入超過1200億元,增幅9.15%
2017年學生資助資金中,財政投入共計1210.62億元(不含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101.44億元,增幅9.15%。其中,中央財政616.39億元,比上年增加37.19億元,增幅6.42%;地方財政594.22億元,比上年增加64.24億元,增幅12.12%。
財政資金占當年資助資金(不含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營養膳食補助)的比例為64.32%,財政投入是國家學生資助經費的主要來源,政府發揮了主導作用。其中,中央財政投入占2017年資助資金總額的32.75%;地方財政投入占2017年資助資金總額的31.57%。學前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89.01億元,占學前資助資金總額的95.50%;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均為財政資金;中職教育資助財政資金投入257.48億元,占中職資助資金總額的70.49%;普通高中資助財政資金投入176.19億元,占普通高中資助資金總額的90.91%;普通高校資助財政投入508.83億元,占普通高校資助資金總額的48.43%。
(二)高校學生國家助學貸款284.20億元,增幅7.97%
2017年共發放國家助學貸款284.20億元,比2016年增加20.99億元,增幅7.97%,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5.10%,占高校資助資金總額的27.05%,是高校資助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學校資助資金超過250億元,增幅17.53%
2017年,學校從事業收入中提取支出資助資金共257.64億元,較2016年增加38.42億元,增幅17.53%,占資助資金總額的13.69%。
(四)社會資助資金近130億元
2017年,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等各類資助資金共129.69億元,較2016年增加32.56億元,增幅33.52%,占資助資金總額的6.89%。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資助 億元 學生 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