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一線城市“空巢青年”返鄉(xiāng)記
廣州-河北
“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
本報記者 蘭德華
2月14日,農歷狗年除夕前一天,西方的“情人節(jié)”。之于孫婷婷,這一天是個尷尬的日子,身為“單身狗”,在這樣特殊的時間,她還在加班。孫婷婷,就職于廣州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公司,今年30歲,老家是位于首都北京西北向的張家口市蔚縣。
下午4時許,手機震動一下,她習慣性地將視線從電腦的大屏幕移到旁邊的手機小屏幕:閨女,幾點下班?行李收拾好了沒?來得及趕飛機嗎……
這是母親發(fā)來的。母親其實很少給女兒發(fā)微信,因為她知道孩子工作忙,怕打擾女兒。
下午5時許,她完成了節(jié)前任務,拖著工位旁早已收拾好的拉桿箱,直奔已到公司樓下的順風車。
“回家,對于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是一個歡喜又憂愁的話題。”家,就是那既想逃離,又想回去的地方。孫婷婷說。
深夜,12點,孫婷婷終于回到了家中,父母聽到樓道腳步聲,早早地在門口等著女兒。癱在母親鋪的溫暖柔軟的床上,這個工作中常常晚上10點才下班,手機24小時開機的白領,終于可以卸下一年來所有的負擔,沉沉睡去。她說,“只有回到家里,才能徹徹底底地放松。”
2月16日,大年初一。按照當?shù)亓曀祝淮笤缫o親戚拜年。而這是春節(jié)最讓她頭痛的一項“任務”。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她越來越怕拜年。
“過了年就30歲了吧。”“處對象了嗎?”“我們單位有個小伙子,家庭條件不錯,人也老實……”
年年有今朝,面對親戚的“直接而殘忍”的關心,前幾年,孫婷婷會尷尬的不知所措,如今,她只微笑著,不停地點頭說“是,是”,像個“佛系青年”。
熱心的大姑媽甚至當天就要給她安排相親,硬是被她攔了下來。“婚姻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孫婷婷被親人們過度的關心,搞得哭笑不得。“但我理解他們都是好心。”
想想自己30歲還未婚,最對不起的是父母,爸爸常對她說:“等你結婚了,爸爸就沒負擔了,我就帶著你媽,全國各地走走。”看著父親鬢角的白發(fā)越來越多,她感到壓力越來越大。
大年初三,高中同學聚會,獲悉在老家生活和工作的同學們,2017年不少人都要了二胎,多數(shù)人有房有車。
而自己這個在一線城市搞金融的“白領”,沒車沒房沒結婚,成了“三無青年”。
“老家盡管收入不高,但消費水平低,幸福指數(shù)很高。”但孫婷婷也常聽同學們嘆息,“不像你在外邊見世面,我們一輩子也就這樣。”
走親訪友,閑談中她感受到了故鄉(xiāng)的變化。由于津京冀一體化,當?shù)氐穆糜螛I(yè)發(fā)展起來,縣城的剪紙一條街的店鋪里,很多北京人在詢問價格。暖泉古鎮(zhèn)的民俗“打鐵花”據(jù)說今年春節(jié)吸引來了法國200多人的旅游團。
從當村官的表弟那她得知,由于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很多山里的親戚節(jié)前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樓房。
人多了,車多了,方圓不到十里的縣城現(xiàn)在堵得水泄不通,小城市也患上了“大城市病”……
7天假期,短暫而勞累,同時信息量也很大。
2月21日,蔚縣長途汽車站,孫婷婷在母親和父親的陪同下,登上了發(fā)往北京的客車,她要去北京坐飛機返回廣州。今天大年初六,是返京高峰。車窗外,人潮涌動,透過車窗,她看到父母被人群包圍,佇立在原地盯著車上的女兒,久久不忍離去。
“回去吧。”她隔著玻璃喊了一句,聲音似乎哽在喉嚨,沒有傳出去。父母仍在原地。孫婷婷回過頭來,淚水打濕了雙眼。
到廣州工作5年,每年春節(jié),這一幕似乎都在重復。她知道,有些東西在變,有些東西,可能永遠不會變。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家鄉(xiāng) 工作 空巢青年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