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最接地氣的援疆工程

2018年02月11日 16:20 | 來源:新疆日報
分享到: 

最接地氣的援疆工程——上海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記事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208102412526


2月3日,在于田縣科克亞鄉新居新業新平臺小微創業孵化園區內,當地婦女在制作汽車坐墊。由天津市援建的該小微創業孵化園,新建120套安居富民房,解決了當地120戶無宅基地新婚青年的住房問題。甄世新攝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208102413243

1月16日,溫宿縣稻香路國語幼兒園教師在有聲圖書館指導小朋友用點讀設備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金華市援疆指揮部多方聯系,爭取深圳市吉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捐贈30余萬元援建阿克蘇地區第一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聲圖書館。鄒懿攝

5000公里的距離,跨越千山萬水,上海與新疆喀什因“援疆”兩個字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上海援疆使受援地各族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上海積極實踐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為喀什各族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整體推動了喀什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1月23日,見證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日新月異變化的該院黨委書記唐獻江感慨地對記者說:“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上海醫療援疆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上海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已成為體現中央關懷、惠及各族群眾、促進民族團結最接地氣的工程。”

艾斯瑪露出甜甜的微笑

1月22日上午,看著自己的孩子與同齡的孩子一樣,又唱又跳,艾斯瑪的爸爸媽媽開心地笑了。

半年前,艾斯瑪的父母臉上卻寫滿了憂愁。當得知艾斯瑪肝臟上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全家人再也沒有燦爛如霞的笑臉。

焦急的父母曾帶著2歲的艾斯瑪四處求醫,結果是:腫瘤已經轉移,沒有辦法治療。

抱著一線希望,艾斯瑪的父母帶她來到喀什二院,面對復雜的病情,醫生們立刻組織全院會診,初步診斷為巨大肝母細胞瘤、肝內及雙肺多發轉移。

雖然隔著薄薄的肚皮腫瘤觸手可及,卻無法手術切除,并且殘余的一點點正常肝臟也存在肝功能衰竭的危險。

面對幼小可愛的生命,醫生們提出治療方案:如果化療后腫瘤能縮小,還是有手術的機會,并且術后有70%以上治愈的可能。

兩個療程后,奇跡出現,不僅肝臟腫瘤明顯縮小,而且連雙肺的轉移灶都消失了。

“如果不切除原發病灶,以后仍然有復發轉移的風險,現在正是切除腫瘤的最佳時機。”上海援疆專家、喀什二院腫瘤科副主任任志剛說完,醫生們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了來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擅長復雜肝膽胰手術的上海援疆專家戚曉升。

雖然也切除過很多成人的肝臟腫瘤,但第一次面對這么稚嫩的肝臟,戚曉升還是有些壓力。

看著大家期盼的目光,戚曉升仔細研究了CT片后毅然決定手術。

“看到孩子有一線希望時我們激動不已,但又為巨額手術費用發愁。”艾斯瑪的父親說,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已賣掉家里的羊、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貧如洗。

“救命要緊,有命才能掙錢。”上海援疆專家和其他醫護人員紛紛解囊相助,你1000元、我2000元、他500元,一會兒就捐款近6000元交到艾斯瑪的父親手上。

拔除胃管的艾斯瑪想吃飯了,但這必須有良好的營養,艾斯瑪的家又在200公里外的巴楚,艾斯瑪的媽媽只能把馕泡軟了給她吃。主治醫師張悅主動在自己家里給艾斯瑪做了牛奶燉蛋,每天帶過來給她吃,為艾斯瑪補充營養。

艾斯瑪的父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上海援疆醫生。否則,我的孩子根本活不到今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這為我們醫療援疆指明了方向。”喀什二院院長、上海援疆醫療隊領隊崔勇說,艾斯瑪及時得到救治充分體現了“組團式”醫療援疆的優勢。

援疆醫生給了玉米提江第二次生命

冬日暖陽中,昆侖山下邊陲小城澤普縣,7歲的玉米提江·阿不都卡迪爾在街道上跑來跑去,活潑可愛。

玉米提江在維吾爾語里是“希望”的意思,但出生時玉米提江就患有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發育畸形,受醫療條件所限,當地醫生為其發出“目前條件下沒有進一步治療的辦法”的通知單。

四處求醫卻處處碰壁,看著兒子日漸羸弱,玉米提江的母親阿麗通古麗·賽買爾幾近絕望。

當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心外科援疆醫生馮亮走進玉米提江家后,令這位母親重拾希望。

馮亮迅速與喀什二院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援疆醫生張磊聯系,促成澤普縣、喀什市、上海市三地專家進行網上會診。

借助一根網線,玉米提江在家鄉的診室與千里之外的醫生們“面對面”——澤普、喀什、上海的醫生“三地連線會診”。

玉米提江和他那顆在薄薄皮膚下跳動的小心臟有救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劉錦紛教授和張海波教授會診后“拍板”:“我們能治好這孩子!”

靠著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為玉米提江造出新“胸骨”。

玉米提江贏得的生機,靠的是在上海的支持下喀什二院建立的南疆新型醫聯體互聯網遠程醫學中心。

“這是一個五級網絡的新型遠程醫聯體,覆蓋整個喀什地區,向下連到村衛生室,向上連到上海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三甲醫院。”張磊說。

“傷疤已基本痊愈,以后只要開展適當的回訪,他和正常的孩子沒有兩樣。”1月初,上海援疆的醫生們又專程趕來為玉米提江進行回訪復查,聽到復查結果他的媽媽阿麗通古麗既放心,又感動。

“是上海援疆醫生給了兒子第二次生命。”阿麗通古麗激動地說:“希望他健康成長,好好讀書,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答所有給予幫助的人。”

留下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患兒發熱4天,當地醫院治療2天后,口腔黏膜全部潰爛,患兒痛苦不堪,無法進食,病情危重,故轉至我院兒科治療。”當接診這位巴楚縣的小患者時,喀什二院兒科迅速組織全科討論,研究治療方案。剛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進修歸來的張悅根據該患兒的臨床表現分析,懷疑為發病迅速且兇險的Stevens-Johnson綜合征。

憑借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喀什二院迅速與新華醫院遠程會診,進一步確診為Stevens-Johnson綜合征,新華醫院的專家團隊指導張悅完善相關的檢查,制定治療方案。

在張悅與喀什二院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周密的治療和全面的護理下,患兒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天天好轉直至痊愈出院。

這只是上海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培養當地人才的一個縮影。

上海援疆醫療隊在積極探索“可實現、可持續、可評價”的“組團式”援疆新模式中,通過導師制、帶教制等方式,啟動“優秀人才培養”“緊缺人才培養”和“管理人才培養”等計劃,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已為喀什二院培養246人次,真正為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2013年以來,上海援疆啟動“喀什二院在職研究生培養項目”,已有51名臨床、醫技、護理、管理等學科的研究生前往復旦大學深造,有31名學員獲得碩士學歷學位證書。

“在上海導師的指導下,我們不僅對醫學領域科研、論文寫作從無到有,從有到精,還從手術的參與者變成主刀者。”喀什二院骨科主治醫師張曉彬說:“今天我們能成長起來,離不開黨的關懷,離不開上海援疆醫生的言傳身教。”

“組團援疆這種全方位的醫療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們積累了一筆無形的財富。”唐獻江說。

持續不斷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效提升了喀什二院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讓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喀什二院副院長心內科學科帶頭人瓦哈甫·馬木提當選為新疆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專業和高血壓專業兩個委員會的常委、消化內科艾尼·阿布都熱依木和心內科吾買爾江·克力木雙雙獲選自治區科技廳少數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養計劃……

在上海援疆醫生的指導下,近兩年喀什二院有8篇論文在國際高質量的SCI期刊發表,這是南疆醫生首次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其中一篇被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心血管介入會議——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術年會接收并進行會議交流。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援疆 上海 喀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