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工作量大收入低 青年教師為職稱二字所困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
對于中小學一線教師來說,職稱是教師職業發展生涯必經之路,是老師們收入的硬杠杠。職稱和工資掛鉤,職稱的高低決定了教師收入的高低,不管是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基礎性績效等工資項目,還是年終目標獎,都與職稱有著密切關系。
近兩年來,一些中小學校規范支出,取消了課時津貼、超工作量費用、班主任津貼、加班費、教學獎等名目,更多地按照職稱高低進行分配。哪怕你的工作量是高級教師的兩倍,并且教學質量也比他高,但一年下來,收入卻低于高級教師。在中部農村地區,估計高級和中級職稱年收入要相差近2萬元,并且還會影響退休工資。
這種“大鍋飯式”的等級分配模式既助長了不少人的懈怠情緒,也挫傷了年輕教師的教育情懷。很多教師把評上高級教師當成職業的終點,一旦評上就沒有了追求,千方百計要求少教課或不教課,脫離教學一線。當然,這也是年輕教師職業生涯中永遠的痛。
申報職稱之路布滿荊棘。即使達到晉級各類條件,還需勇闖“二關”:一關是名額,由于高一級職稱的名額比較少,很多學校甚至多年都沒有名額,優秀教師根本沒有機會參評;二是評審,不是你條件不夠,也不是你不優秀,而是“僧多粥少”,競爭異常激烈,你不夠“神通廣大”。
教師職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但是,必須正視現今職稱制度的弊端,其負面作用已經開始阻礙教師的專業發展。為了評高級,一些教師不潛心教書育人,忘了師德,甚至弄虛作假。
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可謂教育改革的“深水區”,它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將教師待遇完全與職稱掛鉤,只會助長功利和投機心理,不利于教師踏踏實實搞好教學。實施職稱制度改革,必須探索出一條既能突出教學實績,又能體現職稱榮譽性的道路。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職稱 教師 收入 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