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資源閑置、矛盾積累,形象政績工程“一停了之”誰負責?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題:資源閑置、矛盾積累,形象政績工程“一停了之”誰負責?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烏夢達、馮大鵬、李勁峰
近年來,全國有大量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被叫停,群眾拍手稱快。好幾年過去了,這些工程如今怎樣?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對形象工程只是“一停了之”,后續處置不力,造成資源持續閑置浪費,資金壞賬不斷增加,社會矛盾日益積累,對社會和群眾利益產生“二次傷害”。
“一停了之”造成決策“次生災害”
近年來,僅全國公開報道的被叫停的形象工程就達數百個。記者近期調查發現,有些被叫停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遲遲未能合理收場,已造成不容忽視的決策“次生災害”。
——資源資產閑置浪費。近年來,北方某省不顧實際大干快上建設新農村社區被中央叫停。截至2016年,超過1000個新型農村社區停建,直接損失數百億元。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建成三四年的房子仍無人住,滿目鋼筋生銹,荒草沒膝。
而在其他一些地方,有的豪華辦公樓以及地方政府部門建設的酒店、培訓中心被叫停后,對于房屋、土地等資產如何處置,至今仍未出臺具體措施,嶄新的大樓空空蕩蕩。
——群眾利益補償被擱淺。“村子旁的碼頭就是個‘殘廢’工程,建了扔那三四年。”12月21日,在南水北調中線庫區某縣一綜合碼頭旁居住的村民說。這個碼頭在丹江一條支流邊,但該縣航運服務中心未經審批立項,就給作為南水北調重點工程的碼頭“配套”了“康復養老中心”等五個所謂“護岸工程”,計劃投資5億元。
由于經濟問題,原航運服務中心主任被立案調查,已經投入2000多萬元的“惠民工程”2014年停工。多位村民反映:“工程爛了3年,我們的地沒了,原先說好的補償直到現在還沒給到位。”
——債務負擔沉重難消。很多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都是舉債上馬。被叫停后,由于項目陷入停頓,銀行出現呆賬壞賬,地方也背上沉重債務負擔。中部地區一位省級領導落馬后,之前總投資數百億元打造的工業項目隨之爛尾,地方背上沉重的負擔,提供貸款的銀行產生數十億元呆賬壞賬,苦不堪言。
新官畏難不愿為舊賬擔當
“叫停”工程處置遲緩、處置效果不佳原因眾多。
首先,腐敗的流毒與積累的矛盾短期難以消除。不少叫停的政績工程與落馬的貪官緊密相關,利益盤根錯節,矛盾重重。太原市委原書記申維辰“力排眾議”,把原本規劃為綠地、公園的龍潭片區建為“新地標”,2014年申維辰落馬。原計劃2013年竣工的項目,部分項目至今仍然爛尾,群眾頻繁投訴。
“收拾落馬貪官的‘爛攤子’是最頭疼的事情,不少工程牽扯大面積腐敗,錯綜復雜。”一位干部說。
其次,干部畏難情緒大不愿擔當。東北某省一位干部表示,當地一處叫停的形象工程,拍賣置換時沒單位愿意承接,賤賣了又怕被問責,于是處理意見層層上報,層層出原則意見,幾年間公文來回流轉,就是沒人敢拍板。
記者調查發現,叫停工程的后期處置普遍缺乏規范,造成執行效率低下。工程項目牽扯合同、資金與人員問題,需要法律、金融、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統籌。“干這些事很費力,需要能力和韌性,但是卻不算自己的政績,后任干部就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一位基層干部說。
中部某市城郊一個鋼貿產業園內大量鋼材囤積生銹,鐵路軌道也雜草叢生。鋼貿產業園負責人介紹,該工程于2008年與當地政府簽約,投資了幾億元。但隨著領導的變動,原來鋼貿產業園用地規劃整體被調整,建成規模僅為原規劃的四分之一,現在卡在那半死不活。
須一抓到底防止決策“次生災害”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叫停亂作為無疑是擔當,治理整頓一抓到底更是擔當。放任不管眼睜睜看著國家的資源、資產閑置浪費,導致政府公信力受損,是典型的懶政、惰政。
“決策之前不公開征求意見,上級領導讓停就簡單‘一停了之’,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背后,都是忘記了權力來源于人民,責任是服務于人民。”深圳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肖俊說。
專家認為,一方面源頭上要強化問責、終身追責,盡量避免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另一方面,對于已叫停的工程應高度重視,分類、規范、有效處置,最大可能減少損失。
專家建議,有的已經修建的樓堂館所、辦公大樓等可以采取市場化方式盤活,或變更為養老院、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對于確實不應繼續的工程,應及時清算重新規劃并合理補償群眾。(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工程 政績 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