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讓孩子少看屏幕,真是家長多慮了?
日前,有媒體報道,由牛津互聯網學院和卡迪夫大學聯合展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父母一味的將孩子每天使用數字設備的時長限制在1—2小時,并非明智之舉,這種單純限制時間的做法并不一定有益于兒童的健康發展;相反,孩子可能會因每天擁有更長的設備使用時間而變得更好。
看完這則消息,有家長長出了一口氣,以后終于不用再為這事兒跟孩子斗智斗勇了。但轉念又想,之前很多專家都說要把孩子每天看電子屏幕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之內,現在又這么說,究竟該聽誰的?
累眼的鍋不能都讓電子屏背
“動畫片不能再看了,再看眼睛就要瞎了。”時常聽到家長這樣說孩子,正是擔心眼睛看壞,很多家長嚴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迄今并沒有大樣本的調查或實驗室的證據顯示電子顯示屏幕(包括電腦、電視、ipad)本身會對視力產生影響。”紹興文理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陳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陳巍表示,已有的研究發現,在較近的距離、長時間用眼,不論是看書、電視、電腦、手機、繪圖,甚至彈鋼琴、刺繡,都會引起眼睛的疲勞。長期眼疲勞會比較容易引起近視,而室內活動時間長,又是引起眼疲勞的主要因素。因此,鼓勵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不僅是獲得親歷學習經驗的好方式,也可以緩解視疲勞。
看多長時間不能一概而論
“至于每天看電子設備多少時間合適,因為每個孩子遺傳基因、所處的社會與家庭環境、視力發育狀態、學習壓力、動機與執行功能等都不盡相同,無法一概而論。”陳巍說。
美國兒科學會此前發布的“數字設備使用限制建議”,建議2—5周歲的小孩,每天看屏幕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而且看的過程中要有家長或老師陪著一起,幫助孩子互動,弄明白看的內容,還要在現實生活中使用。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陳巍則表示,他更介意的不是孩子盯著屏幕的時間,而是在孩子不使用電子設備時家長對其時間的規劃,比如是依然窩在屋里,還是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
對視力的影響只是一方面
“面對電子屏幕,視力受到影響,這還只是表象,關鍵是孩子的認知能力可能會受到更大程度的損害。”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張運紅說。
此前,她對大學生觀看1個小時動畫片后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觀看者認知能力有所下降。“對面孔加工能力、注意能力都會產生影響,長期使用電子屏幕甚至還會使反應抑制能力下降。”張運紅解釋說,面孔加工能力下降對應的日常現象是人們經常說的:好像見過,但不記得在哪見過或者記不起是誰。認出這個是人臉,但不能快速調取這張臉背后的信息,就是面孔加工能力的下降。“如果大人尚且如此,小孩的結果只會更差,畢竟孩子的智商只有成人的80%。”張運紅強調。
2013年法國科學院《兒童與屏幕》報告顯示,針對2歲以下、2—6歲以及6—12歲的兒童來說,電子產品對學習都存在潛在的積極與消極意義,這關鍵取決于學習者的使用方式和家長的引導。比如,如果讓2歲以前幼兒獨自暴露于所有不可互動的電子產品屏幕前,對于他們的學習不僅沒有積極作用,反而有負面效果。
“然而,如果將電子產品作為一種新穎的互動玩具,并在父母或家人陪伴下一起玩,不僅可以助推幼兒感覺運動能力的發展,還有助于嬰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幫助其區分現實與虛擬、想象與行動以及簡單的因果概念。”陳巍說。
國內尚無相關使用限制建議
“目前國內應該沒有數字設備方面的使用限制建議。已有研究初步證明,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數字設備使用限制建議’的確滯后于當前數字設備在社會生活中的普及程度。”陳巍說。
他認為,未來,伴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數字設備在互動情境的卷入性方面越來越逼真,這會對數字設備的使用限制產生新的挑戰,不僅僅需要將單純的設備使用時間、環境等傳統因素考慮進來,類似使用的倫理規范等等也會被提上日程。比如,高沉浸感的電子游戲是否會成為促使兒童霸凌行為頻發的誘因等。
編輯:趙彥
關鍵詞:孩子少看屏幕 視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