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秀風采秀風采
袁亞湘:樂天派數學家
回國就是回家
在國際數學舞臺上,頻現袁亞湘的身影。今年5月,袁亞湘當選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任期2019—2023),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出任這一職務。
袁亞湘將這次當選歸功于“中國數學研究水平的迅速上升,以及我國科技整體影響力的提高”。
撇開取得的學術成就不說,袁亞湘笑言自己比較“勇敢”,“雖然18歲才學ABC,到現在英語發音還帶著濃厚的湖南腔”,但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他屬于敢說話的那一類人。
其實,這與袁亞湘出國的經歷也有關。
22歲時,袁亞湘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科院計算數學所,當時名為“中科院計算中心”,師從我國計算數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科院院士馮康。
當時,馮老說的3句話在某種意義上為袁亞湘未來的發展定了方向———
“小袁,組織上決定派你出國,你怎樣考慮?”
“如果選擇出國,你就別學有限元,你學有限元就別出國。”
“有限元”是馮康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獨立于西方創造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計算方法,是國際公認的當代計算數學的一項重大成就。袁亞湘認為馮老這么說很自信、氣派。
最后一句話是:“你應該轉攻非線性優化。”
當時,在“非線性優化”領域,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馮老為袁亞湘選了一條更富有挑戰性的路。
出于對老師的尊重,更因為了解馮老的良苦用心,袁亞湘聽從了馮老的建議。“馮先生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是一個帥才,他希望能為國內的數學弱項培養人才。”在袁亞湘看來,馮老是他的指路人,他與馮老之間的感情,有點像爺爺和孫子之間的“隔代親”。
1982年11月,到北京剛剛9個月的袁亞湘,作為中科院挑選的30多位尖子生之一,被派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博士,師從優化領域專家M.J.D.Powell教授。
袁亞湘所在的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留下了牛頓等許多科學家的足跡,大師們治學嚴謹的態度,對科學的癡迷、純粹的熱愛與激情,深深地影響了袁亞湘。
在劍橋,袁亞湘也深感自己的好壞已不再是單純的袁亞湘的好壞了。“系里大多數人記不住我的名字,有些人記住了也發不準音。”袁亞湘知道別人只會用“那個中國人學得好壞”來評價他。
人一到國外,民族感、愛國心自然就涌現出來了。留學的日子,被袁亞湘自嘲是學生時代最賣命的一段時間。
從事計算數學研究,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進行數值計算。為了方便使用學校的電腦,袁亞湘常常在實驗室待到下半夜,有時一不留神就到了清晨。“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沒有工作日、休息日之分的。”周末對于他來說,也就是要去一趟超市,把一個星期所需要的東西一次采購回來。
有付出就有收獲。在劍橋的幾年里,袁亞湘斬獲了無數獎項:劍橋大學數學部的研究生論文競賽一等獎;國際上青年數值分析學者的最高獎L.Fox獎二等獎;和美國科學家合作證明了一類擬牛頓方法的全局收斂性,這是非線性規劃算法理論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畢業后,袁亞湘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姆學院做了3年專職科研人員。在劍橋大學近6年時間里,他參加了七次國際會議,在非線性規劃的方法和理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得到了國際非線性優化界的公認。
如果覺得袁亞湘是一個“書呆子”就錯了,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是劍橋大學第一屆和第三屆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的主席。不管是接待中國新的留學生或訪問學者還是組織學術報告會、各種晚會,袁亞湘都是大家的“勤務員”,“那時在系里,我的電話多,導師秘書說我是系里最忙的人。”
在科研事業蒸蒸日上時,1988年8月,袁亞湘回國,到中科院計算中心工作。還不到29歲的他,成了中科院當時最年輕的正研究員。
在中科院,袁亞湘在信賴域方法領域取得的成就,被國內外專家稱為是基石性的成果,對最優化領域至關重要:他和學生戴彧虹合作提出的“戴—袁方法”被認為是非線性共軛梯度法四個主要方法之一;給出了雙球信賴域子問題的最優性條件,證明了截斷共軛梯度法的“1/2猜想”;首創性地提出了用信賴域方法和傳統的線搜索方法的結合來構造新的計算方法;開創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構造二次模型子問題的方法,提出了非擬牛頓方法;最早系統研究優化的子空間方法……
不少人問起過袁亞湘為什么回國。“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回國對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一個人回家哪有什么道理?”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袁亞湘 數學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