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打破高校與企業間的人才培養“邊界”
當前,我們正迎來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浪潮,人工智能、量子科學等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面對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的現狀,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即如何培養適應新需求和新變化的優秀人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不斷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符合產業要求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打破高校與企業間的人才培養“邊界”,為新舊動能的轉換提供人才支撐,成為不少高校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日前,“2017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在京召開。共有來自全國500所高校、350余家企業的1800余名代表參加。對接會上,就如何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構建產教融合良好生態,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來自高校與企業界的代表展開深入研討。
“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有可能重塑國家競爭力在全球的位置,有可能顛覆現有產業的形態、分工和組織方式,還有可能重構人們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甚至可能改變人與世界的關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談道。
還有專家認為,隨著科學進步與技術推進,數據、計算能力的大幅增長,機器學習算法的快速迭代和提高,如果人才培養不能瞄準時代和技術前沿,就會無法滿足時代所需。因此,提前預判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基于行業發展的長遠需求培養相應人才,就成為新時代高等教育領域產學合作需要著力的方向。
“以軟件行業人才為例,長期以來,我們高度重視產學研協作,通過重大工程、利用雙創平臺,進行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協調,推動校企合作培養機制,人才規模和質量都在穩步提升。但總體來看,行業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人才缺口還較大,特別是融合創新型人才更是較為短缺。”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任利華介紹。
“我們經常講人才培養的幾種類型,一種是I型,一種是T型。以軟件工程人才為例,I型指的是學生在某一專業領域很強;T型是指學生除了在專業上很強之外,還有一些廣泛的能力,如對組織行為學、社會科學比較熟悉,對工業工程比較熟悉,溝通能力很強等等。”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組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徐曉飛教授談道,“對業界來說,培養T型人才,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需要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僅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夠的。”
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于2014年啟動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幾年來,項目參與企業數量、征集項目數量、資助經費和參與高校數量均大幅增長。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與近千所高校深度合作,項目數從最開始的700余項增長到一萬余項。在不斷探索中,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項目也日益深入,已涵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新工科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大學生實習實訓、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建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創新創業聯合基金等多個領域。
“教育部搭建平臺,促進高校與企業合作,旨在用產學合作推動人才模式的改革,培養適應產業發展新需求的新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徐曉飛介紹,第二批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已在推動中,有近200家企業參與,高校也很積極踴躍。
未來,如何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的持續深入?“仍然需要高校和企業在實踐過程中認真組織。一方面,高校要加強項目的過程管理,另一方面,參與立項的企業要認真履行承諾。” 徐曉飛介紹。
“最重要的是理念層面,要真正認識到產學合作的重要性,高校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設計,跨院系、跨學科,打破學校與企業的界限,搭建起多學科交叉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具體操作層面,促進企業與高校課堂的相互浸入,將課程學習與項目學習有機結合,將行業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通過混合教學、聯合培養等模式完善產學合作的協同育人體系。”與會專家普遍認為。
當然,還要建立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要嚴把質量關,通過發布《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實施辦法》,不斷規范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執行。” 徐曉飛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高校 企業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