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多給“新農民”搭把手

2017年12月20日 14:46 | 作者:蔣云龍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新做的米豆腐出鍋了,養了一年的年豬出欄了,跑山雞要物色買家了,紅薯迎來大豐收了……微信朋友里有一位重慶忠縣的農民兄弟,他的朋友圈分外熱鬧,圖文直播、掃碼下單,生意還挺不錯。

農民做微商,其實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羊圈頂上安裝攝像頭,實時直播羊的“生活”;跑山雞腳上纏著二維碼,生長過程全程追溯。以前只種土豆、紅薯、玉米“老三樣”的農民,現在不僅種起了富硒米,還養起了澳洲牛。

近幾年,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電子商務的開疆拓土,在偏僻的山鄉田野也有了搭乘發展快車的可能。許多農民工、大學生、企業主回鄉創業,帶來了新思路和新辦法,也帶動許多腦子活絡的農村本土人才,新農民群體越來越大。乘著新時代的曙光,農業農村,正成為新的創業藍海。

發展新農業,培養新農民,本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不少地方碰了一鼻子灰,他們的經驗教訓值得反思。

農村發展離不開產業依托,某地政府鼓勵發展經濟作物,可農民寧愿種玉米喂豬,為何政府和百姓的積極性呈現“兩種溫度”?一打聽才知道,并非農民兄弟思想頑固,而是被反復無常的政策弄怕了。前些年補貼養羊,市場一動蕩,干部又改為鼓勵養豬,豬價下去了,干部又來科普種果樹……朝令夕改,老百姓早就沒了嘗試新事物的積極性。路子再多,不如路子適宜更能幫助農民致富。農業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是務實,最需要的是耐心。

又如,同樣是引進龍頭企業,有的農村地區農民普遍受益,也有的地方企業越做越大,和農民卻沒甚關聯。土地被流轉給企業,農產品加工利潤都歸了企業,本來為支持農業發展撥下來的惠農資金,也都進了老板的腰包。預想的龍頭企業牽引廣大農民步入幸福生活,到頭來卻是一場空。這充分表明,農業產業做大做強之后,分配機制改革也要跟上來。企業不能“吃獨食”,政府也應履行好監管職責,更好維護農民權益,真正實現龍頭企業和農民農村的雙贏。

再比如,某縣因為地勢偏遠,農家民宿的知名度始終上不去。政府為游客專門建了行車觀光道,導航上卻偏偏找不到。為此,相關負責人專程找了不少旅游網站和地圖公司,然而它們大都以地方偏遠、旅游體量小為由不予理睬。當地干部感嘆,當了這么多年偏遠地區,沒想到即便到了互聯網上,我們還是偏遠地區。修訂一個地圖路線,其實并不復雜,開發新的旅游路線可能暫時會虧本,但不嘗試又如何打開市場新藍海?企業有企業的難處,但路是靠人走出來的,企業不可拋棄社會責任。黨委政府也應多給予物質支持,與企業聯動互補,給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搭把手。只有這樣,山里的鄉親才不會再“掉隊”。

中國現代化,關鍵在農業農村,關鍵在新農民。統計顯示,我國新型職業農民規模超過1400萬人。但相較數以億計的農業人口,新農民規模并不算大。培養“新素質”農民關乎農村農業大計,黨委、政府、企業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各司其職,政策規劃、制度設計、物質激勵、教育引導應綜合發力。培養造就更多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發展有奔頭、農民職業很體面、農村成為圓夢舞臺的美好愿景才能化作現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農民 企業 農村 農業 發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