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2017年的東南亞:“雙輪”好驅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2017年的東南亞:“雙輪”好驅動
新華社記者凌朔
東南亞的2017年,政治平靜,發展平穩,經濟有新意,非傳統安全領域雖有波瀾但也不驚。事實證明,守好政治安全與經濟發展這兩個“驅動輪”,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東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穩定好施政
這一年,東南亞政壇總體平穩。除東帝汶選出新總統外,東南亞各國均未舉行涉及政府更替的選舉,各國政府得以延續施政方針,堪稱幾十年一遇。
恰逢東盟成立50周年。東盟系列峰會的東道主菲律賓舉辦了一場務實合作的聚會。越南則在濱海峴港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各國領導人就新形勢下如何推動經濟增長提出新方案,注入新動力。
這兩場活動還掀起多國領導人對東南亞的訪問高潮。一時間,合作、包容、互助、聯動的氛圍洋溢東南亞,給地區發展注入強心劑。
發展有亮點
從全球范圍來說,東南亞地區經濟今年可圈可點,新意不少。
尤其是,東盟經濟整體平穩增長,部分國家增速可觀。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0月發布的一份簡報的說法,亞洲地區的中日韓和東盟的經濟增速均高于預期,彌補了澳大利亞和印度低于預期的增速給亞洲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
按體量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這東盟五大經濟體2017年整體經濟增速預期達到4.9%,實現連續第4年的加速增長。其中,菲律賓增長率達到6.6%,排名第一。
按增速計,東南亞國家中,緬甸(7.2%)、柬埔寨(6.9%)、老撾(6.9%)3國則以高增速領跑東盟;文萊(-1.3%)、新加坡(2.5%)、泰國(3.7%)雖在東盟10國中居后,其增長率也均比前一年有所提升。
東盟經濟整體向好,主要源自外部投資增加。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東盟國家的經濟增色不少。
波瀾也不驚
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東南亞今年倒是起了不小的波瀾。伴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中東戰場的節節潰敗,一些武裝人員逃逸、外溢至東南亞地區,與一些本土極端組織、反政府武裝組織沆瀣一氣。
這一趨勢,在菲律賓南部馬拉維表現為顯性的武裝奪城、軍事對抗;在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則呈現隱性特征,如人員暗中流竄、極端思想傳播、資金暗中流動等。
全球反恐形勢的演化及其對東南亞反恐戰略的影響,正推動東盟在政治安全共同體方面作出更多嘗試。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啟動聯合海空巡邏,圍追堵截新形態的恐怖主義滲透。
緬甸若開邦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關注。8月,若開邦北部30處警察哨所遭襲,此后各種襲擊達百起,數萬人流離失所。
中國外長王毅11月訪緬并就若開邦局勢提出分三階段解決的建議。此后不久,若開邦局勢明顯緩解,緬甸和孟加拉國就遣返若開邦流離失所者簽署諒解備忘錄。中方的建設性作用得到國際社會贊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在菲律賓東亞峰會上提出堅持發展和安全“雙輪驅動”。東南亞2017年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恰好是對這一中國方案的最好驗證。把穩方向,維護好政治與經濟兩大驅動引擎,“拼車”出行的東盟這輛“十駕馬車”,定能繼續跑快、跑穩。(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東南亞 經濟 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