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國際投資者期待深度參與中國金融市場合作
不久前,中國宣布了逐步取消外資在華金融機構持股比例限制的政策,引發海外投資者關注。多家機構負責人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高度歡迎和肯定中國開放金融市場,期待相關政策能夠盡快落地,這將為中外金融產業帶來規模空前的雙贏機遇。
瑞銀財富管理英國投資辦公室負責人余修遠表示,海外投資者認為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中國將在國際舞臺上更為積極,進一步開放市場有利于推進中外互動。同時,這項開放政策也彰顯了中國對自身經濟實力和風險管控能力的信心。顯然,只有一個有信心的國家才會開放市場,接受海外投資機構。
他表示,這一政策同時也是中國金融市場長期發展所必需的。從競爭的角度來看,中國金融機構雖然在香港取得了較大成功,但仍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地方。這一開放政策有助于通過引進外資,提升中資機構的管理能力,幫助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提升競爭力。
英國最大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業協會——倫敦金融城協會亞太區負責人布萊恩·克里斯接受記者專訪時也表示,對于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而言,任何開放政策都需要深思熟慮。這一政策本身的巨大意義和政策方向都表明,中國市場開放的姿態是非常積極的。
對于市場開放的進程,布萊恩表示,從當前的規劃來看,現在將外資在多數金融機構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1%,并在3年至5年之后提升到完全控股。理論上講,這一進程是非常快的。
談及對于國際投資者的影響,各方表示,雖然短期內各方大規模入市可能性不大,但是中長期內外資在華擴大經營規模是必然趨勢。
布萊恩表示,預計未來國際機構在政策實施初期不會很快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這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國際金融機構面臨當前母國市場監管趨嚴影響,資本金壓力較大。他們還要觀察和評估已經進入中國的企業盈利狀況。同時,國際投資者還將考慮中國市場政策實施的透明度等一系列問題。中國金融服務業有著巨大的潛力,更為開放的中國能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利益。
余修遠表示,在2017年瑞銀歐洲年會上,各方認為從商業法律角度來看,近年來中國商業環境的改善非常大。如果未來中國在開放的同時,能夠持續改善外資在華經營法律環境,將有助于提升外資機構投資中國的信心。
對于未來外資在華規模發展,他表示,由于基數效應,未來中國市場可能迎來較快的外資增長勢頭,但是預計整體外資比例的大規模提升仍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標準人壽安本集團向記者表示,這是非常積極的政策進展,將極大地鼓勵海外投資者進一步拓展其中國市場發展戰略。該集團將致力于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但強調相關發展和轉變需要時間,未來將與中國合作伙伴長期合作以更好應對開放政策。
對于本輪開放如何實施,布萊恩表示,英國各大機構非常期待能夠盡快了解到具體實施政策的情況。中國將以何種方式管理有關增持股份的申請、如何確保相關進程的透明度和審批效率都是國際投資機構關注的重點。在這一領域,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金融市場大爆炸的倫敦具有豐富的經驗。英國作為中國的天然伙伴,愿意與中國分享自身市場開放中如何控制負面影響的經驗。
就本輪開放對于中國市場機構的影響,布萊恩表示,開放無疑將帶來更多的競爭,但這也意味著中資機構和外資機構合作的機遇。同時,從英國此前的歷史經驗來看,外資的進入將為中國本土機構帶來更高效率、更為豐富的服務產品和經驗,也將提升中國企業成為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可能性。
余修遠表示,預計外資機構在未來持股比例提升之后將更為重視本土化發展,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既定方向不會因為外資的進入而改變。外資的進入不僅能夠帶來豐富的金融產品,也可以向監管機構提出新金融產品監管立法的相關專業建議,從而完善相關監管環境。(經濟日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外資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