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硬件著手+軟件提升 小城石獅的文明之源
17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石獅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座以紡織服裝聞名的小城,獲得了一個響當當的國字號文明金字招牌,這讓石獅人引以為豪。這背后,是石獅人孜孜以求的“創城”之路。
網絡圖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沐浴著城市文明的石獅人,究竟有著怎樣的文明之路呢?
硬件著手,建起配套完善的綠色新城
驅車進入石獅市主城區,整齊干凈的街道、有序的車輛行人、郁郁蔥蔥的道路綠化,讓人感覺十分清新。
眾所周知,石獅是一座休閑服裝名城。曾幾何時,企業與城市交叉布局、公共交通不暢、主城區域面積過小等問題突出,一度形成一片亂象,影響了石獅城市的整體形象。
改變城市整體形象,首先得從硬件著手。對此,石獅下決心加快完善基礎建設,提高城市建設水平。
近幾年,石獅持續推進全域城市化發展改革試點工作,實現“城鄉規劃、城鄉建設、城鄉管理、城鄉產業布局、城鄉公共服務、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目標。至2016年底,石獅投入149億元新建177個重點項目,投入390億元改造了7大片區,建成區面積增至37.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78%;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10分鐘內上高速、10分鐘內鎮鎮互通”。
向污染亮劍、全面改善生態環境,是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中之重。
石獅是著名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印染業是紡織服裝業中游的關鍵一環,也曾是污染最為集中的一部分。今年初以來,一場以治理印染企業的環境污染為主要內容的大整治在石獅拉開序幕。
今年3月,石獅市政府印發《新型印染產業循環發展園定型機廢氣凈化治理實施方案》,全力推動印染企業完成了清潔生產。此前,上游的織布和下游的成衣等環節均已實現邊角料廢舊回收。隨著中游最核心的印染環節完成環保整治,整個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全面完成“脫污”,跨入“清潔時代”。
“城市亮麗整潔了,困擾市民多年的印染企業污染也全面得以解決,全面提升了石獅作為宜居宜業的吸引力,這為石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奠定了強大的基礎。”石獅市主要領導對記者表示。
軟件提升,營造和諧進步的溫馨小城
文明城市創建,軟件方面同樣不可或缺。
2015年3月,著眼于根除城市頑疾,石獅征集梳理群眾身邊68種不文明行為,出臺了《推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實施細案》。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包括:價值引領、書香獅城、文明出行、垃圾不落地、莫炫嫁妝、厚養薄葬、光盤行動打包有獎、美在旅途、小城大愛、誠信無價,行動實施后,帶來了立竿見影的變化。
“一系列文明新風活動,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素質和城市品位,為石獅帶來了新氣象。”石獅市文明辦主任黃子仁說。
城市文明提升,與當地的政務環境和政府服務能力密切相關。在便民服務方面,石獅先后建成數字城管平臺,依托全省首家縣級“12345”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城管熱線和便民服務熱線,實現一號直通,為群眾提供咨詢、求助、建言等一站式服務,所有訴求件實現“一日內簽批、三日內辦結”。
2012年,石獅市成立志愿者聯合會。經多年努力,目前石獅已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297支,成功培育陽光太太、美麗海岸、海上救援等15個專業志愿服務團體,注冊志愿者17468名,占城區總人口的12%。在馬路、在社區、在沙灘、在校園,各類志愿者活動蓬勃開展。對此,石獅又出臺了《志愿服務記錄辦法》《志愿服務促進辦法》,將志愿服務經費列入市級財政預算,市財政每年額外補助20個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專項資金,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
創建文明城市,出發點是人,而落腳點也是人。作為民營經濟重鎮,石獅有著近40萬名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為石獅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如何讓這些人有歸屬感和獲得感?
2014年,石獅在全省率先推出新市民積分制度,實現外來人員與本地人員同城待遇。新市民可依據積分高低,輪候享受“入住、入學、入醫、入保、培訓、創業、入市民卡、榮譽”等八大項差異化公共服務優惠待遇以及30多項配套服務。此后,石獅還進一步制定出臺《民辦高校人才積分管理辦法(試行)》,將民辦高校人才也納入新市民積分管理范疇。目前,石獅共有12.6萬名新市民在積分系統建檔,許多新市民在石獅收獲了人生的驚喜,圓了住房夢、入學夢。
從2012年到2017年,從全面啟動“創城”工作到將“全國文明城市”收入囊中,從對“城”的精細化管理到對“人”的精細化服務,石獅的“創城”路徑十分清晰,讓人刮目相看。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石獅 文明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