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海口:“雙創”成為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巡禮
11月14日下午,一場暴雨突襲海口,受強雨量和海水頂托作用影響,海口城市內澇嚴重。然而,全市卻涌現出一幕幕暖心的畫面:路人互助、環衛工人自發組織起來轉移學生、交警打著赤腳在路口指揮交通、市民用手清除堵在下水道口的雜物……海口市200余萬市民用行動詮釋著這座城市的文明。
共建共享為民惠民利民靠民
作為我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海口市政建設存在不少短板。如何讓這座年輕的城市散發出應有的青春活力?2015年7月,海口市委市政府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簡稱“雙創”)的號角。
“雙創”剛啟動時,群眾議論最多的就是流動攤販因“雙創”而生計受影響。但海口在創建過程中,堅持創建為民、惠民、利民、靠民,不擾民的宗旨,將創建成果物化、固化,讓市民生活更有品質,讓“雙創”成為名副其實的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海口市民許國盛在港西小區里擺了個小攤,賣炸串串。因為炸的串串干凈衛生味道又好,一直很受消費者歡迎。“雙創”開始之后,許國盛的攤子撤掉了。不過,海口市“雙創”工作指揮部在改造后的港豐市場為許國盛安排了一個攤位,許家的長遠生計得到了解決。同時,海口按照“業態缺啥補啥,問需問計于民”的思路,海口推進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統一規范店鋪招牌,把美食、購物、理發等生活服務類行業集中起來,積極吸納流動攤販和低收入困難群眾,讓其入店經營。
數據顯示,海口每年投向民生支出資金占財政支出的75%,2016年投入100多億元,改造小街小巷2434條,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40處、特色餐飲街(區)21條,改造提升農貿市場42家,新建便民夜市2個。
生態優先擦亮綠色名片
美舍河是海口市區最長的城市內河。過去,由于沿途兩岸污水截流并網不徹底,上游段存在農業、工業點源污染、河道淤積嚴重等問題,美舍河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2016年年底,海口展開城市更新行動,美舍河被當作重點修復對象。治理水體,截污納管和面源控制先行。工作人員逐一排查沿線500多個居民小區,找到所有污水直排的源頭。接著對71個排放口進行源頭截污,建設末端截流拍門51座,對美舍河流域偷排、錯接排污口的20家單位進行行政處罰。通過治理,美舍河90%的直排污水被納入管網就近送往污水處理廠。
如今美舍河面貌煥然一新,水面碧波蕩漾,岸邊鳥語花香,昔日的臟臭已不見蹤影,成為市民游客散步的好去處。以美舍河鳳翔段治理為示范樣板,海口將全市32個水體整合劃分為6個標段集中治理,目前主城區水環境功能均已達標。
這是海口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海口對全市31個城市水體進行全面治理,通過截污、雨污分流、種植水草、岸線修復等科學手段,讓城市景觀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
崇德向善筑牢城市文明之魂
“快進來歇歇腳,喝杯茶消消暑。”在海口振興路,三棵樹農家雞飯店老板薛小蘭不時招呼著附近的環衛工人進店休息。為環衛工免費泡茶送水,提供歇腳之地,薛小蘭已經堅持了7年。近年來,海口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加大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的評選、學習、宣傳力度,大力弘揚善行義舉社會正能量,激發市民向上向善向美,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
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26萬人,占建成區人口比例17.1%,遠超全國文明城市測評13%標準。海口還創造性地提出并全面實施學雷鋒志愿服務“五個一”模式,創造性設立“全民公益日”和“公益海口”網絡服務平臺,著力推動全民公益活動,被列為中國“志愿之城”試點城市。
如今,走在海口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感受到學文明、講文明、促文明的濃郁風氣。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凡人善舉更是層出不窮,盤麗芬等22人先后入選“中國好人榜”,涌現出129名道德模范。(本報記者 王曉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海口 雙創 民生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