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超15億件包裹!“雙十一”將產生數十萬噸垃圾敲響綠色警鐘
共享快遞盒、循環包裝袋使用比例較小
記者采訪發現,“雙十一”期間一些電商和物流企業已開始推廣使用綠色包裝。
菜鳥驛站站長葛均國說,驛站每天進出的快遞達上千件,業務量估計增長到平常的2.5倍,產生的紙箱量極為可觀。菜鳥物流在全球啟用20個“綠倉”,使用免膠帶的快遞箱和可降解的快遞袋,并且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此外,京東配送采用循環包裝袋、可折疊保溫周轉箱等方法,減少泡沫箱、紙箱、冰袋的使用。蘇寧則投放了5萬個共享快遞盒。
在上海財經大學的一個菜鳥驛站,回收箱上寫著“多放入一個紙箱,多拯救一棵綠樹”,不時有學生從驛站取到快遞后,當場拆箱取出物品,將紙箱投到回收箱中。
從企業公布的數據來看,蘇寧共享快遞盒累計流轉825000次;菜鳥宣稱,“雙十一”近1000萬個快遞紙箱得到回收。
然而,相對于今年“雙十一”15億件的快遞量,這些“綠色快遞”顯得“杯水車薪”。
“單2017年9月份全國完成快遞業務36億件,對這個量級的快遞包裹普及循環快遞盒,短期內很難做到。從目前來看,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還處于初級嘗試階段,綠色包裝材料的應用也并未普及。”中物聯金融委咨詢中心副主任郭蘇慧表示。
不少網購“剁手族”稱,接觸到的綠色快遞包裝很少。胡女士“雙十一”期間買了16件商品,但沒收到一件可循環使用的包裝。部分使用過共享快遞盒的網友也表示,盡管理念很好,但還是因“不方便當面拆解、不在家無法簽收、快遞小哥嫌麻煩”等狀況影響普及。
減少快遞垃圾需要全鏈條推廣綠色物流
環保部等十部門在“雙十一”前聯合發布的《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
從事塑料包裝研發的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彤旻說,快遞量每年都在快速上漲,對環境產生影響更大,這就需要推廣生物降解的綠色包裝。
浙江永康的某玻璃廠負責人張先生說,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錢,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價格是它的4至5倍。“玻璃杯行業競爭激烈,我們賣的杯子利潤微薄,如果使用可降解材料,成本太高,會擠壓利潤空間。”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邢凱說,他們生產的單個拉鏈紙箱的成本,要比普通紙箱貴30%-50%。去年賣出的1億多個環保型紙箱中,采購方大部分都是品牌商,中小商家出于成本考慮,采購數量不多。
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說,快遞包裝產業鏈各主體應聯動合作,實現產業鏈整體“綠化”。對于增加的成本,應該國家政策扶持一部分,商家和物流給予一定補貼和支持,此外,消費者也要承擔一部分。
“僅從物流環節推廣綠色包裝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減少快遞污染,需要調動商家、平臺以及物流全流程的積極性,在源頭端減少過度包裝,推廣可降解包裝材料。同時,要提高消費者環境意識,認真落實垃圾分類。(記者向定杰、吳振東、張璇、趙文君、張超)(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十萬噸垃圾敲響綠色警鐘 十萬噸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