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長租公寓的春天來了嗎
租購并舉,短板在租。長期以來,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以個人出租為主,缺少規模化、市場化的機構租賃者。美國的住房租賃企業占據市場份額的比例高達30%,而我國的這一比例尚不足3%。
大約五年前,一些互聯網創業者與地產中介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長租公寓。隨后,部分地產商也涉足這一領域。今年以來,房地產傳統市場在調控之下企穩,租賃市場鼓勵政策密集出臺,讓一些業界人士感嘆,終于等到了長租公寓的春天!
市場風向、政策信號到底是如何轉變的?“放了長線”的長租公寓真能“釣到大魚”嗎?租賃市場發展還將面臨哪些挑戰?讓我們一道為“春天”把把脈。
入場者不斷增加
我國排名前30位的房地產商中,已有1/3以上涉足長租公寓
“以前我們就是三塊業務: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物業服務,去年開始試水長租公寓,今年長租公寓正式成為我們的主營業務。”龍湖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10月底,龍湖已在14座城市布局了冠寓項目,預計年內開業房間數達1.5萬間以上。萬科、佳兆業、中駿置業……據統計,我國排名前30位的房地產商中,已有1/3以上涉足長租公寓。每家企業似乎都雄心勃勃,規模至少“5萬間起”。曾經習慣賺快錢的房地產商為何進軍新市場、做起長線生意?外部環境的轉變是主要動因。
一來,傳統開發迎來了“天花板”。同樣一塊地,用于建房銷售,周期短、融資易、回款快;用于自持出租,回款周期長、占壓大量資金。“在市場高增長的‘黃金時代’,住宅開發銷售更有利可圖,房地產商更傾向于‘拿地、建房、回款、再拿地’。但現在新房市場規模已經遇到了‘天花板’,只要有微利、能持續,就是細水長流的好生意,租賃業務即屬此類。”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說。
二來,土地使用有了“硬杠杠”。為轉變“輕租重售”局面,不少城市在土地拍賣時開始加入全部或部分“自持”的條款,要求自持地塊所建住房或“多租少售”或“只租不售”。
三來,住房制度將告別“獨木橋”。在租購并舉、租購同權的導向之下,圍繞長租公寓的政策紅利還將持續釋放。
從內部看,開發商做長租公寓也有其理性考量。“冠寓是應時而生的產品,我們并非房子賣不動了才做租賃。”龍湖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開發商做長租公寓可謂輕車熟路,“無論是獲取項目、規劃設計、融資建設,還是裝修改造、營銷推廣,對龍湖來說都不陌生,我們力爭到2020年租金收入超過20億元。”也有開發商期待著租賃與銷售形成互補,比如可將公寓租戶導入購房。
傳統開發商之外,市場上還存在大量專門從事租賃的新興企業,比如獨立創業的魔方、YOU+等,又如由鏈家推出的自如。和其他企業主打集中式公寓不同,自如主打分散式房源。他們通過APP業主委托及鏈家渠道開發房源,與房東簽訂長期合同后,視房屋狀況的不同進行統一改造,然后通過租房平臺對外散租。此外,國有企業也有望逐漸成為長租公寓的新生力量乃至主力軍。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