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深化改革,保障經濟穩步前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強調了全球經濟復蘇正蓄勢而發,并預測今明兩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6%和3.7%。這兩個數字比去年的3.2%有大幅提升。不過,在增長依然不穩定、金融市場仍有波動之時,保障經濟復蘇需要有政策行動的支持。
好消息是,目前全球表現出的經濟加速是十年來最為廣泛的,歐洲、日本、中國以及亞洲其他新興經濟體都表現出了周期性上升的勢頭。美國的增長也優于以往。這種同步復蘇給各國出臺一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增長、提高經濟彈性提供了一個窗口期。
雖然不同國家的政策會有所不同,但各國都有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空間,以增強經濟韌性、釋放增長潛力。在財政政策上,對于已實現充分就業的國家而言,應該考慮鞏固成果、并設置緩沖區;對于財政政策尚有余地的國家來說,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支出,不僅能激發未來的生產率,還可以惠及其他領域。所有國家都將因投資人力資本特別是投資青少年而獲益,這也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關鍵。
全球同步復蘇還為多邊合作創造了機會,現存的多邊機制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促進合作共贏。合作的優先領域包括強化全球貿易體系、加強金融監管、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減少國際性的偷稅漏稅,以及應對饑荒、傳染病和氣候變化。
在這種有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今年表現更加強勁。特別是工業增長在經歷了2012年的減速后回歸穩定,同時服務業也在茁壯成長。出口回暖、由國內政策支撐的供給側改革帶來了短期的穩健增長。生產者價格指數代表的通貨膨脹重新上漲,這增加了企業的利潤,也提高了企業的償債能力。強勁的增長和資本控制方面的收緊抑制了近兩年資本外流的壓力。為此,IMF調高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至6.8%(2017年)和6.5%(2018年)。
至2020年的中期增長預期也提高到6.4%,這主要是回應中國政府的目標:202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2010年翻一番。但是,這將帶來更高的中期債務水平,也會增加脆弱性。中國的確擁有保持中期強勁增長的潛力,但要“安全”地實現增長,需要利用改革來降低增長對債務和投資的依賴性。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再平衡方面有了實質性進展。經常賬戶盈余從2007年頂峰時的10%降低到了目前的2%以下;消費和服務占據了經濟中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急速的信貸擴張以及債務積壓仍然是經濟穩定的風險,近期的增長正是加速去杠桿、清理僵尸企業以及相關不良債務的好時機。
中國政府已采取措施幫助私營部門去杠桿,信貸增長有所減緩,金融業去杠桿也已取得了顯著成果。此外,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進行了限制,今后需保持并加強這些舉措。
在繼續改革的道路上,中國能夠實現一個穩定、綠色、包容的增長,未來的道路是光明的。
(作者分別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副代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經濟 增長 保障 中國 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