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一個少數民族鄉的脫貧密碼
一個少數民族鄉的脫貧密碼
蔣學維在自己的住處掛了一墻的脫貧藍圖,這些圖往小了說,是自己眼下需要干的活,往大了說,是龍場鄉人世世代代的夢想:不僅要脫貧,還要致富。
夢想很豐滿,擺在這位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龍場鄉黨委書記面前的現實卻很艱巨:地處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鄉97%的村民是少數民族。
在水城縣,脫貧攻堅被看做一場戰役,只準贏,不準輸。全縣開展了2017年脫貧攻堅“大比武”行動,在這場與貧困的較量中,龍場鄉找到的脫貧致富密碼是“生態”——讓綠水青山孕育出的優質茶葉和養生旅游區換回村民們家中的金山銀山。
如今,在龍場鄉,隨處可見立起的脫貧攻堅宣傳牌。打造以茶產業為核心的集產業示范、觀光體驗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現代茶產業集聚區和“三變”改革模式推廣示范區——貴州“真龍山”旅游風景區,成為深入每個人心中的脫貧之道。
把辦公地點搬到山間地頭
從確定龍場鄉發堤村打造以茶產業為核心的貴州“真龍山”旅游風景區后,蔣學維就帶領鄉里的干部把辦公地點搬到了山間地頭。
龍場鄉是廣袤的北盤江上游地區一塊靈秀之地,自然風景綺麗壯觀,常年云霧繚繞,素有“龍山龍水”、“山水明珠”的美稱。對未來龍場鄉的樣子,當地干部有個順口溜:“茶道網山頭,清泉山間流;遍地茶花香,真龍谷中游……”想象中的浪漫途徑化作了干部們頭上的一個字——干!
“機遇珍貴,不能不干;深度貧困,不得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蔣學維介紹說,真龍山旅游景區項目起始于2016年3月17日,當時,海拔高、多泥沼,遍山荒地。
如今一年半過去了,徜徉在真龍山景區,可謂一步一景。走上觀景臺,千畝茶園盡收眼底。走累了,就到戲水譚、真龍井旁歇歇腳,掬一捧天然泉水解解渴,甜甜心……
龍場鄉有種植茶葉的傳統,農旅一體化的建設之初條件非常艱苦,資金短缺、修路艱難。修路就要占地,工程隊一家一戶的去做工作。白天去田間地頭,晚上就找去農家,最終將過去的馬車路修成了如今的柏油路。
“當時鄉政府爭取了這個項目,我們花了73天的時間完成了道路建設,扶貧干部住在村里,老百姓也非常淳樸,信任我們。”一位施工隊員說。就這樣,逢水架橋,逢山打洞,真龍山上熱鬧起來。
在水城縣,擺脫貧困立下的誓言就是倒計時的時間表,每一件事都要拼效率,大事按“小時”計算,小事按“分鐘”計算。
施工中,涉及227公里旅游公路建設、拆遷、土地流轉等多項工作,大大小小的矛盾糾紛少不了,為了減少施工隊阻力,扶貧干部提出,在保障農民權益基礎上,由各級村干部、黨員帶頭協調糾紛。
“干部們都像泥水工。”在真龍山景區建設工地,蔣學維一身泥水站在挖掘機旁,大聲說。他已經連續20天沒有下山,吃住在山上,除了開會、監工,還要處理鄉里日常工作,協調扶貧項目中旁人處理不了的問題。他說,連續盯在工地不挪窩的干部有很多,“貴州的口號是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群眾的幸福指數,我們不能落后。”
2017年,龍場鄉的脫貧工作分三大塊,第一是產業扶貧,第二是交通,第三是旅游扶貧。近年來龍場鄉從產業結構調整入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已經幫助1171戶3614貧困人口增收。
“做這幾項工作,我們是有底氣的,因為我們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干事。”蔣學維說,盡管工作苦,可是龍場的鄉鎮干部心里甜。很多時候,老百姓看得到干部的難,反而幫他們向其他不理解的群眾做工作,這樣一來,事情就很好解決。
如今,真龍山旅游風景區已經流轉出500余戶農戶土地種植茶葉5800畝,引導種植大戶和村民自主種植茶葉5400畝,合計11200余畝。茶葉園區內建設了別具民族風情的白族小城鎮,已經成形的還有八一水庫、深溝水庫、善泥坡電站等旅游景點。
留住老屋,記住鄉愁
真龍山旅游景區還有一個重要的建設理念:把古村落放于自然當中,打造的是“親”、“近”文化,留住老屋,記住鄉愁。
“城市人根在農村,我們要找到50年前,30年前回到外婆家的那種感覺”。龍場鄉的干部群眾希望這些古木建筑能夠記錄貴州故事,成為一個教育基地。
在真龍山上,已經建起了成群的木屋,據了解,這些木屋都是建筑方從周邊少數民族居住區低價收來,再邀請傳統匠人建起。木屋結構全用木榫頭,不用一顆金屬釘鉚。俗話說 “造房靠頂梁柱”,這群古木屋的中柱、二柱上下一樣粗,直通屋頂。一幢大屋住一個家族的一支人(幾代同堂),百年來不傾斜,無蟲蛀。
“比如我們剛才看的那一棟叫狀元樓。據傳,嘉慶年間,一個姓張的貧苦孩子,考上狀元后,受皇帝詔嘉獎而來。”蔣學維介紹,當地類似老屋因老舊失修,多數無人再住,老百姓有的將之拆掉用于燒柴生火。如今鄉里把這些木材回收回來,請工匠將其拼接組裝復原,一方面嘗試保留過去的文化,一方面體現民族風情。
“農林一體化搞起來之后,我們最關心的是貧困戶在里面怎么受益,怎么脫貧的問題。”鄉干部鄧興旺告訴筆者,如果旅游發展起來,貧困戶可以參與經營,賣雜糧,涼粉,小商品等等,把村民從附加值低的土地勞動里面解脫出來。
隨著真龍山景區的發展,采摘游等旅游項目也逐漸興起。從春天到冬天,草莓、獼猴桃、金秋梨……市民在品味新鮮美味水果的同時,也享受自己動手的樂趣和勞動收獲的喜悅。
今年9月,在六盤水市水城縣龍場鄉發堤村肖家寨組躍旺種植場葡萄基地里,前來采摘和購買葡萄的游客絡繹不絕,因為恰逢周末,不少游客三五作伴一起前來體驗采摘樂趣,盡情品嘗晶瑩飽滿的葡萄,分享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快樂。
走進葡萄基地,滿眼都是豐收的景象。在農戶指導下,游客學著用剪刀采摘葡萄,簡單的勞動,卻讓采摘的市民歡樂不已。
“去年就聽說這里的葡萄很甜,今天就特意約著朋友一起開車來玩,果然名不虛傳。”市民姚女士說。走在葡萄基地外,除了有特意前來感受采摘樂趣的市民,還有不少慕名來購買葡萄的市民。
葡萄基地負責人肖躍介紹,目前的葡萄種植面積是54畝,今年的產量大概20多噸,從8月份就開始對外銷售。肖躍說,近段時間前來采摘和購買葡萄的人很多,銷售也很不錯,進園采摘10元一斤,現場購買6元一斤,“全部是無公害種植,大家可以即摘即吃,葡萄的采摘可以持續到10月底左右。”
目前,龍場鄉發展了核桃3854畝,獼猴桃200畝,李子894畝,藍莓847.42畝,柿子539畝,葡萄200畝。鄉村旅游的樣態逐漸豐富起來。
真龍山的寶
“茶”是真龍山的寶。
龍場鄉種茶古已有之,上世紀70年代起規模逐漸加大,中間受市場沖擊一段時間大量減少。鄉政府確定農旅結合思路后,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鼓勵本地茶商返鄉創業,2013年開始大規模種植,因為當地氣候好,茶園管理技術不斷提升,發展效果顯著。
創業者黃忠的家就在龍場鄉,2012年,他得知政府扶持人們返鄉創業,并給予種茶產業優惠政策之后,思慮再三決定回到家鄉,和貧困戶一起創業致富。
“如今扶貧政策好,茶葉品質也好,市場也有需求,所以我選擇回鄉創業。”黃忠介紹說,家鄉土地含水量適宜,秋、冬兩季云霧天氣較多,特別適合茶葉生長,發展種茶產業有著天然優勢。
同很多創業者一樣,一開始流轉土地、雇傭人工等均需要大量資金,這成為黃忠面臨的難題之一。為此,在鄉政府支持下,黃忠與村民達成協議,大家有錢出錢、有地出地、有力出力,采取土地入股、村民就業等方式展開合作。
回憶第一年種茶,黃忠說當時存活率20%都達不到,又經過一年多時間,摸索經驗,努力提高存活率,2014年茶樹存活率大幅提高,摸清了門道,先后引入福鼎小葉、黃金芽等多個茶樹品種。
近年來,隨著“三變”改革的深入,龍場鄉茶產業從最初的幾千畝發展到現在的2.1萬畝。
隨著茶園面積的快速增加,新的問題隨之而來:一些茶葉種植基地出現拖欠村民土地入股費的情況,村民吃了虧,開始疏于管理茶園。
龍場鄉干部很快將情況向縣里做了匯報,并引起了重視。實地調研后,水城縣委、政府強化頂層設計,利用“三變”中市場調節機制,將全縣明前獨芽茶從每斤50元提高到150元、一芽一葉從每斤10元提高到30元、一芽二葉或三葉從每斤5元提高到10元。
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村民們的熱情重新高漲起來,茶葉種植基地忙著兌現拖欠的入股土地款。
“我一天采茶青就能掙210元,比土地入股費高多了,茶葉還是自己種起來放心!”村民楊健民說,“現在茶樹整整齊齊,地里沒有雜草。”
從發堤村雨樂組到瓦廠組,只要有茶園的地方,雜草都被清理得干干凈凈。漫山的茶園里,和著山歌,處處可見村民們忙碌采茶青的身影。
現在,全鄉25000人人均達到0.8畝茶園,僅茶葉種植就能讓全鄉一半的貧困戶脫貧。
“今后茶園的發展前景大好。”黃忠表示,目前茶園與鄉鎮就旅游相關產業也簽訂了協議。除了種植茶葉之外,采茶加工等附屬技術也正在引進摸索階段。因為本地的海拔較高,沒有污染,生長周期長,品質也相對較好。黃忠預計,在未來兩三年茶產業會有比較好的收入。
幾年奮斗經歷,黃忠充分感受到了家鄉人民渴望通過勤懇勞動脫貧致富的意愿,“家鄉百姓人心很齊,得益于現在這個好的時代。”
龍場鄉副鄉長劉兵介紹說,目前鄉里已經開始扶持衍生產業和附屬產業,初步在建186棟房子,因為這里有天然泉水的存在,將在周邊山谷打造天然浴場,吸引游客前來泡茶葉浴,吃茶葉宴,跳白族舞。
因地制宜精準謀劃增收產業
眼下,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思路,龍場鄉已成為茶葉種植的大鄉,許多村民依靠茶葉脫貧、依靠茶葉致富。而高山林立、物產豐富的龍場鄉并非茶產業一項,地理氣候條件適宜果蔬生長,野生獼猴桃、野生刺梨、雞樅菌、藍莓都是周邊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其中,部分受自然條件限制沒有種茶的地區,則選擇了其他產業致富,比如藍莓基地就成為龍場村期戛組的重要增收來源。
期戛組是典型的彝族村寨,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期戛組干旱、缺水嚴重。2016年數據顯示,期戛組共有138戶424人,貧困戶占了全村三分之一。一直以來,怎么使這個彝族村寨脫貧是鄉黨委、政府著重考慮的一個大問題。經過多次專家考察論證后,專家給出了期戛組適合種植藍莓的結論。
“一畝地可以產500斤藍莓,一斤按40元計算,這可有個好收益!”,“藍莓種植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你們家兩個勞動力就可以種植!”……最初的宣傳工作并未獲得村民的認可,多年來的傳統農業種植理念在部分村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們覺得種地不是兒戲,關系到一家人的吃穿用住。
為此,鄉黨委、政府決定先培養出藍莓種植大戶,讓百姓看到藍莓種植產業的發展前景。2015年,與期戛組接壤的挖銀村村民孔令堂種植了60多畝藍莓獲得成功,村民謝光也走上了種植藍莓增收之路。看到同鄉致富,村民們紛紛找到鄉里提出了愿意種植藍莓的想法。就這樣,村民拿出土地,龍頭公司提供藍莓苗,收益后龍頭公司按30%、百姓按70%的收益進行分配,期戛組村民走上了種植藍莓增收致富之路。
春天,在期戛組期戛坡上,一株株藍莓長勢喜人,藍莓基地里,村民們套種上了黃豆、辣椒等作物。“今年補種后,藍莓種植面積可以達到1000畝。”龍場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孔德進說。
目前,期戛組138戶424人中,參與種植藍莓的村民有126戶387人,覆蓋期戛組所有的貧困戶。
期戛組正在計劃打造藍莓觀光園和建造農家樂,到時,游客們不僅可以親手在藍莓基地體驗采摘藍莓的樂趣,還可以品嘗具有少數民族風味的農家樂,體驗本地的少數民族文化。為延長產業鏈,他們還進行藍莓酒釀制,傳統的苞谷酒釀制成藍莓酒后,可以賣到50元一斤。
因地制宜種藍莓,“打捆”發展同致富。藍莓的種植,徹底改變了期戛組對于果樹種植的傳統看法,甚至有農戶開始琢磨發展更多適宜規模化種養殖的優良產業,讓致富的路越走越寬。
“龍場速度”源于干部職業化管理
扶貧項目上馬快,效率高的同時,干部管理不容小視。如何讓安排的工作不打“折扣”,工作內容不走樣,讓各項工作較快地在基層落地生根?
為此,在水城縣全縣嘗試了對村干部進行職業化管理,龍場鄉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制定了村級目標考核任務分解表,對黨建扶貧工作、矛盾糾紛、衛生計生、安全生產等實行百分制考核。
今年年初,龍場鄉考核內容從5項增加到了12項,涵蓋了村級工作的所有內容。今年,鄉里還從辦公經費里擠出38萬元作為“特殊獎”,用于獎勤罰懶,形成村干部待遇與考核結果掛鉤,并于1月正式實施。同時,由鄉黨委書記、鄉長和其他分管領導對照分解表,不定時對各村工作進行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就扣分。
“現在村干部工作有激情。”村干部陳進進說,大家齊心協力只用了10天的時間就征用了8公里旅游公路所需的土地,工作到位,涉及的100多戶農戶,沒有發生一起征地糾紛。
“我們街道由于邊溝被堵,導致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鄉政府安排村里進行整治,10多天后,1.2公里長的街道邊溝就徹底整治干凈了。”在街面上做了近10年五金生意的村民張光武說,如今村干部的工作效率,讓大家伙贊不絕口。
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矛盾在基層得到化解……好的考核制度出臺,推動了龍場鄉各項工作的快速健康發展,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如今的龍場鄉,鄉干部不再為一些繁瑣小事煩惱,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項目、抓協調。
“我就帶他們住在現場,有問題就地解決。”蔣學維說,一個扶貧項目的立項,談價格、談規劃不需要一定坐在辦公室談,就在工地上談,這樣效率才會高。但是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如果任何村干部吃了施工隊的飯,哪怕是一碗米粉,都要嚴肅處理。
“書記說,吃人的嘴軟,施工企業工作如果干不好,我們就要‘吼’他,而要保持‘吼人’的權利,鄉鎮干部就必須自律。”劉兵說,如今茶樹滿山,茶道通暢,這就是“龍場速度”。
龍場人的夢
蔣學維說,自己和龍場鄉的鄉親們一樣,都是有夢想、愛做夢的,龍場鄉一張張藍圖繪在每個人的心里。
“我夢想將這里打造成第二個阿里山。”蔣學維覺得龍場鄉生態環境優美,茶園面積遠超阿里山,很有可能成為一片世外桃源。
鄉干部們上網找了阿里山的資料,那里的住宿十分清靜,就在茶園之中,人們住在那里放慢節奏,清靜安逸。龍場鄉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打造“清”和“靜”的感覺,留住鄉愁。
“我們也打算搞旅游方面的供給側改革。”蔣學維介紹說,未來的龍場鄉鄉村旅游整體趨向于大眾消費,“比如說古木屋標間,如果定價168元一晚,游客可能更愿意留下來住上幾晚”。
鄉干部們同時就建房成本和房屋消費大致算了一筆賬,按照他們的計算,古木屋預計將在一年左右收回成本。“我們這個房屋,屋頂的瓦片顏色各異,很受攝影愛好者喜歡。”盡管景區尚未完全竣工,已陸續有人們上山來觀光、拍照。
對于龍場鄉山里的美景,每一位鄉干部說起來都有點“小傲嬌”,“我這里有近50個景觀點,真龍山就像一條龍,在這兒住一宿,你會覺得精神抖擻。”蔣學維說。
干部們的付出,龍場鄉的父老鄉親都看在眼里。
村民們說,之所以扶貧工程能推進的這么快,與各級干部的執行力強關系很大。督促施工隊每天完成任務、給村民宣傳扶貧政策、一家一戶掰著指頭算經濟賬……事無巨細。
也有村民說,扶貧干部不容易,只要有事,可以一天三頓,頓頓吃米粉,這其中受的苦和累,常人難以想象。
如今的龍場鄉依然不算是富裕之地,但是不少農民的收入都有了穩定的來源和保障,它正在一步步前行,實現自己的藍圖:茶葉之鄉,生態旅游之地。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龍場 場鄉 村民 種植 藍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