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絲路在畫筆下綿延 不同的顏料繪出同一個夢想
火花在藝術里迸發
“絲路的產生是因為商業交流。但是,在這條道路上,它傳達的不僅僅是商業互相交流的信息,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播。道路不會是單向的,而是有去有回的。絲路的主題一定是雙方的互相交流。”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北京雙年展國際策展人溫琴佐·桑福從2003年第一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開始就一直與中國合作,他對“絲路”主題的理解尤為深刻。
不一樣的顏料繪寫著同一個夢想,不同的材質抒發著同一個愿望。
走在中國美術館偌大的展廳里,迎面而來的有水墨畫、油畫、木刻版畫、銅版蝕刻版畫、石版版畫、丙烯畫、巖彩畫、蛋彩畫、綜合材料繪畫,還有攝影作品,鋼材、玻璃等制作的雕塑,多媒體技術呈現的影像,以及異彩紛呈的當代藝術形式……觀眾看花了眼,腦海里卻漸漸出現一個清晰的聲音:交流與融合。
外國畫家怎么表現絲路主題?
記得你(布面綜合) 伊洛娜·庫索布(白俄羅斯)
中國元素比比皆是。奧地利畫家潘特納·埃爾瑪·安東的油畫《絲綢之路——來自東西方的騎馬人》,畫作采用現實主義的畫風,描繪來自東方的騎馬人與西方的騎馬人相遇的畫面,畫面中間是帶有植物花紋的絲綢,右下方是兩個瓷器盤子。白俄羅斯藝術家伊洛娜·庫索布的繪畫《記得你》描繪了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椅子樣式——圈椅,以及一位充滿東方韻味的女子形象,水墨繪出的線條靈動優雅。
“交流”“對話”巧妙體現。法國藝術家阿蘭黛用動態光繪畫創作的《交流火花》中,將光和運動結合起來,試圖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民族交流時碰撞出火花的瞬間發生過程。俄羅斯藝術家塔蒂阿娜·密特拉的雕塑《絲路舞者》將歐洲的舞蹈風格與傳統的絲綢服裝相結合,象征著絲綢之路帶來的自由和文化交流,在前進的動作中表現出了人類的靈動之美。
法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雷米·阿隆對“一帶一路”的描述形象而貼切。他說:“絲綢之路給我的第一印象,它是一條路,是一個運動的概念,再就是一種跋涉。這條道路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走向對方,才能鞏固自己。我們需要從民心的相通,來促進世界文明的互鑒與對話。”
“在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上,本屆中外參展作品的顯著特征,是寫實與浪漫兩種風格交織、趨同與求異兩種傾向并存。趨同與求異兩種傾向之間的巨大張力,產生了東西方藝術交流融合而又異彩紛呈的壯麗景象。”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總策劃徐里說,“可以說,本屆參展作品本身就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結果,就是東西方文明在絲路題材上交流融合的藝術表現。”(記者 于園媛)
(本文配圖均為資料圖片)
編輯:楊嵐
關鍵詞:絲路在畫筆下綿延 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