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讓家門口的好學校多起來
(人民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下活“一盤棋”
統籌城鄉師資配置,鄉村教師更有奔頭
連續兩次讓鄉村學校的孩子捧回全市校園文化藝術節合唱第一名,高番平聲名鵲起。如今,每逢鄉鎮有大型活動,她都受邀負責排練節目。看到臺下觀眾的笑臉,聽著不斷響起的掌聲,高番平的職業幸福感油然而生。
近5年來,山西省孝義市累計招聘708名像高番平這樣的本科畢業生、110多名研究生,將他們全部補充到農村教師隊伍中。年輕的血液,為農村教育注入了蓬勃發展的活力。
教師是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關鍵力量。均衡配置城鄉師資,是促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關鍵所在。
山東省創新編制管理辦法,按照“總量控制、統籌城鄉、結構調整、有增無減”的原則,建立教師編制定期動態調整機制。在統一城鄉教師編制的基礎上,向農村學校傾斜,對年級學生數達不到標準班額的學校,按班師比配備教職工;承擔教學改革任務或育齡女教師較多的學校,按不超過5%的比例適當增加教師編制;采取有編即補、退一補一、市域統籌、縣域調劑、設立臨時周轉編制戶等方法,創新編制管理;建立教師編制定期動態調整機制,每3年核編一次。2016年6月,鄉村教師核增3.76萬名,針對承擔教學改革任務或育齡女教師較多等情況核增2.78萬名,增加臨時周轉編制1.29萬名。
四川省成都市優化校長教師“動態交流”機制,建立名校集團內教師交流制度、學區內學科教師“多校任教”制度。海南省規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不足的,可在本地區事業編制總量內從其他系統的預留編制中調劑解決;無法調劑解決的可從每年自然減員的教師中使用1/3的名額,通過先進后出的方式引進優秀教師。
如何增加鄉村學校的吸引力,讓越來越多的“高番平們”到農村任教,并讓他們留得住、教得好?這是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中面臨的一大課題。
各地在統籌配置城鄉師資基礎上向鄉村傾斜,積極實行鄉村教師收入分配傾斜政策,穩步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不斷增強鄉村教師崗位吸引力。原來農村教師總想逆向流動到城鎮學校,如今實現了城鄉雙向流動。
人社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對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支持,評價標準要綜合考慮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實際,對長期在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中小學教師可放寬學歷要求,不作論文、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側重考察其工作業績,提高實際工作年限的考核權重。人社部正在著手研究修訂義務教育學校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崗位結構比例,吸引優秀教師向農村流動。
北京市要求鄉村小學副高職稱比例不低于10%,高、中級職稱合計不低于75%;鄉村中學副高職稱比例不低于30%,高、中級職稱合計不低于80%。黑龍江省統一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高、中、初級崗位結構控制比例,同時要求城鎮學校招聘的新教師入職后5年內必須到鄉村學校任教2年。
據了解,教育部、財政部繼續組織實施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38億元。人社部、財政部對包括教師在內的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月人均200元,并向條件艱苦的偏遠鄉鎮和長期在鄉鎮工作的人員傾斜。住建部指導各地切實將符合條件的鄉村學校教師納入住房保障范圍,通過實物保障與租賃補貼并舉,解決其住房困難。貴州、云南、河南、湖南等20多個省(區、市)已累計在鄉鎮建設公租房120多萬套。人社部、教育部建立了鄉村教師榮譽制度,于2016年教師節前夕,對在鄉村從教30年的教師開展首次榮譽證書頒發工作,涉及400萬名鄉村教師。
僅僅依靠“支教”式外部力量援助,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教師資源均衡問題,要由“輸血”變“造血”,必須建立內生型的教師發展機制,通過各種途徑促進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培養土生土長的優秀教師隊伍。
山西省孝義市結合實際,由城區優秀學校牽頭,組織區域內農村學校組成共同體,開展了“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改革,并將其作為重點工作納入督導評估方案,每學年進行專項考核。正是這項改革,將城鄉學校的發展捆綁在一起,教師在學校發展共同體間交流提升,學生在城鄉教育交流碰撞中成長。
攻堅“硬骨頭”
向改革要長效,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
隨著城鎮化的高速發展,鄉村生源大量流向城市,江西省弋陽縣也出現了城鎮學?!耙晃浑y求”、鄉村學校“空殼化”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弋陽縣教體局沒有將其籠統地歸因于城鎮化,而是對學生進城就讀的原因進行調研。通過梳理分析,他們將進城就讀學生劃分為3類:第一類,是父母就業隨讀和進城購房家庭的孩子;第二類,是在城區優質教育吸引下進城就讀的孩子;第三類,是因其他利益驅動進城就讀的孩子。
摸清了真實需求,具體決策、措施就有了依據和立足點。針對3類進城就讀學生情況,在弋陽縣政府指導下,教體局聯合多部門制定方案、分類處理,化解縣城學校之“擠”和鄉村學校之“空”。
在協調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中,制定高效、科學、合理的教育政策離不開各部門的配合,離不開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
江西省蘆溪縣建立縣直部門和鄉鎮教育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機制,明確部門和鄉鎮政府職責,要求各部門通力協作。財政部門負責做好資金調度,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加速薄弱學校改造、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發改委負責把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項目安排上給予重點支持;人事編制部門負責教師編制管理,做好教師編制的調整工作;教育部門做好牽頭、協調工作,科學配置經費、設施、教師等辦學資源;公安、食藥監、工商、住建、安監等部門做好學校周邊環境監管和整治、校車安全專項整治、網吧專項整治、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等。
在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方面,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部署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并召開了兩次新聞發布會,聯合開展了“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針對摸底排查中發現的有關問題,深入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教育部在中西部地區設立了10個留守兒童教育關愛觀測聯系點,組織開展了留守兒童教育關愛集中調研,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七彩假期”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項目。人社部印發《關于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特別強調了對用人單位遵守帶薪年休假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促進外出務工勞動者具備回鄉看望留守兒童的現實條件。
在控輟保學方面,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指導各地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針對學生輟學原因,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避免學生因學習困難、因貧、因遠而失學輟學,全面落實政府及社會各方控輟保學責任。
重慶市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從今年開始,將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生活費補助提高至小學每生每天6元、初中每生每天7元。
貴州省建立健全了控輟保學“雙線”(小學輟學率控制在2%以內,初中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目標責任制和“七長”(縣長、教育局長、鄉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師長)負責制,納入縣級黨政主要領導教育工作督導考核等多項考核,實行控輟保學整班移交、排查報告、勸返復學工作制度,全省中小學生輟學率與2011年相比直線下降。
四川省成都市著眼于建立長效機制,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協調”的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在教育投入上,市級不斷規劃和統籌實施傾斜農村的新項目,實行“一圈層(中心城區)給政策、二圈層(近郊)給補貼、三圈層(遠郊)給傾斜”的項目經費分擔和支持機制。如今,成都的城鄉教育一體化達成度已由2010年的78.1%提高到87.6%,中心城區、近郊、遠郊三個圈層的差距逐步縮小。
“通過教育機制體制的創新,各地深化義務教育治理結構改革,完善治理體系,提升義務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義務教育提質增效,努力使縣域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邁進?!眳斡駝偙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學校 教師 教育 鄉村 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