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瓷器那些瘋狂的事
提起瓷器,就會想到china,作為開創了一千多年世界文明的存在,它自帶吸粉屬性,歐洲人也為此做了很多“瘋狂”的事情。
國王剁手都要買
這得從新航路開辟說起。作為歐洲大陸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葡萄牙有足夠財力物力支持遠洋航行,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給達·伽馬下達出差任務,務必帶回兩樣西方最渴求的東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
1603年,在返程途中,葡萄牙的商船被荷蘭的武裝部隊截獲,荷蘭人發現了新大陸——一批產于明萬歷年間的瓷器。這批瓷器后來被運往荷蘭的米德爾堡和阿姆斯特丹拍賣,消息一經發出,萬人空巷。連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也加入到購買行列中。
荷蘭人對這批瓷器知之甚少,給它們命名也是簡單粗暴:克拉克瓷。“克拉克”在荷蘭語里是“西班牙戰艦”的意思。
拍賣會是它第一次參加歐洲場巡演,并沒有過多的語言粉飾,歐洲人看到它的那一刻,路轉粉。如此細膩華美又精致的尤物,莫不是中國土地上的金子吧?
那時候,歐洲人生活中普遍使用陶器,但陶器的缺點在于滲水率高,食物在短時間內容易變質,大家發現這種“白色金子”不容易滲水,能更好地儲存食物。
于是,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用實力說話的瓷器,成為貴族的寵兒,深藏功與名。
精明如歐洲人,長期進口,白花花的銀子流進了中國人的口袋,他們想要在歐洲“培育”出自己的偶像,隨即把各種浪漫的猜想付諸實踐,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大煉瓷器的運動。
于是,威尼斯的安東尼奧玻璃藍彩陶,德國的釉陶,法國、英國、意大利的“類瓷器”相繼問世,然而,它們一律都是“山寨”!
兩封書信泄露天機
一次次的失敗讓歐洲人意識到:沒有秘方就無法燒制真正的中國瓷器。直到一個男人的出現,歐洲“瓷粉”開始走出瓶頸期。
他是殷弘緒,一個高鼻子,深眼窩的假中國人,洋名是“佩里·昂特雷科萊”。
他跟隨另一個傳教士白晉一起搭乘“安斐特里特”號,于1698年抵達中國,名義上是來給大家進行文化熏陶的。
他完美融入了中國人情社會,把從法國帶過來的葡萄酒拿來進貢給康熙,康熙喝人家的手軟,便把他安插在官府,有了正式編制,也就能自由進出制瓷間,在此期間,他悉數記錄了景德鎮藝人的制瓷工藝。
“我的神父啊,近日我走訪景德鎮,這些逆天的制作工藝,我可算看明白了,接下來的內容是歐洲瓷器的強助攻,切記!”
但看完信后他們覺得還不夠,于是殷弘緒在景德鎮默默潛伏十年,1922年給歐洲第二封信。
在信件中,殷弘緒交代了瓷器的原材料,配比,制瓷工藝甚至具體到粘土怎么揉怎么卷。他連如何把新瓷器做舊的方法都記錄下來了。
也正是因為這兩封信,中國瓷器的秘密就這么被偷走了,歐洲的制瓷工藝突飛猛進,歐洲人實現自給自足,同時,也極大地縮減了中國瓷器出口。
600騎兵換中國瓷
另一個為瓷器癡迷的人,要數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
煉金士伯特格自稱有點石成金的本事,當時的歐洲人誤以為被稱為“白色金子”的陶瓷,其制作工藝跟煉金術相近,于是,1708年,奧古斯都二世把伯特格召進城堡里,長年累月進行制瓷實驗。
你能想象,一群人衣著華麗,拿起鑷子,眉頭緊鎖,面對著“瓷器是由一種深埋在東方土地下的果汁制成”的謠言束手無策的樣子嗎?
經過5年的摸索,伯特格嘗試多種配方,終于在1710年成功燒制出歐洲第一件硬質瓷器。
奧古斯都二世擔心制瓷工藝被其他人聽了去,便把伯特格囚禁在城堡里,將他制瓷的城堡設立為歐洲第一個瓷器制造廠,也是現存于今的麥森王室瓷器制造廠。有了制瓷技藝的奧古斯都二世,在歐洲大發橫財。
雖然歐洲人實現了瓷器自給,但與中國瓷器相比,只能望其項背。為瓷器瘋魔成性的奧古斯都二世,在1717年又拿600名全副武裝的薩克森龍騎兵,來交換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余件中國瓷器。這批青花瓶也因其特殊由來,被稱為“龍騎士瓶”。
誰曾料想,被拿來交換瓷器的,是一支令拿破侖聞風喪膽的精銳部隊。老話說得好:千金難買我愿意,只要是我想要的,失去一個部隊又何妨。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瓷器那些瘋狂的事 中國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