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福建建甌:竹編帽甩掉“貧困帽”
謝振蘭是福建建甌市房道鎮潘坑村的一位貧困戶。由于家中缺乏勞動力,收入來源單一,家庭常年居于貧困線之下。幾天前,當記者來到謝振蘭家時,看到他正手腳麻利的編著竹質安全帽。”鎮上企業下單,我用其統一下發的原材料在家里編安全帽,月均收入1500多元錢,加上享受的政府低保等,今年我們家脫貧肯定沒問題了。”
謝振蘭所說的企業是福建省建甌市朝陽竹編帽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利用當地豐富的毛竹資源,專業開發生產各式竹編安全帽,是國內唯一經過國家安監總局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審查認證的竹編安全帽生產企業,市場需求量很大。
建甌是我國竹林面積最大的縣(市),現有竹林134萬畝,毛竹立竹數2.4億株,年產竹材3680萬根、鮮筍30萬噸,均居全國縣級地方榜首。2016年竹業總產值116.6億元,位居全國縣級地方名列第二。多年來,這個“筍都竹鄉”用竹子撬動了一個產業,而房道鎮則是借助資源和產業優勢用一頂頂竹編帽讓貧困戶徹底甩掉了“貧困帽”。
房道鎮有著13萬畝的毛竹林,竹子資源豐富。貧困戶基本都各自的毛竹山。朝陽公司年產竹編安全帽70多萬頂,需要大量毛竹。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這家公司以每噸高出市場價20元的價格優先向貧困戶收購毛竹,今年來又和26戶貧困戶結對,為他們量身定制脫貧方案。由于謝振蘭是殘疾人行動不便,朝陽帽業與其結成對子后,就將竹編帽的原材料送到家中,還給他每頂高出廠里其他工人0.2元的工錢。
近年來,這家企業在房道鎮13個行政村中推出分散加工,統一檢驗,為農戶農閑時提供竹編安全帽原材料的模式,吸收了400多戶700多人就業,一個個農村庭院變身為企業的生產車間。 “優先選擇殘疾人作為扶貧對象,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效益,雖然企業年增生產經營成本在10萬元左右,但是能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也算是盡了我們的一份力。”公司董事長林朝陽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石偉 通訊員 徐俐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竹編 福建 建甌 甩掉 貧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