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森林對我們的意義越來越大”——長江上游天然林保護區伐木工轉型之路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森林對我們的意義越來越大”——長江上游天然林保護區伐木工轉型之路
新華社記者
“那時候,我們是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地砍樹,公路修到哪,樹就砍到哪,大樹幾乎都被砍光了。”1982年在重慶江津四面山林場參加工作的顧培全說,“高峰期我一天要砍10棵樹。”
但是,砍樹并沒有讓他們富起來。顧培全說,算下來砍一棵樹也就掙1毛錢。由于山里運輸條件差,許多大樹砍倒后就往山下滾著運,一些樹木“滾”到山腳已被“摔”成了燒火棍子。
與當年不一樣了,記者近日在四川、云南、貴州、重慶、湖北、西藏天然林保護區采訪了解到,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通過退休、移交當地、一次性安置等方式,大幅調減林區龐大的職工隊伍。貴州從1.2萬人調減到現在的5700人,云南由3.8萬人調減到8000人,四川從10萬人調減到2萬多人……成千上萬像顧培全一樣的伐木工,放下刀斧電鋸,從事森林管護、森林撫育、公益林建設和林下資源開發,成為森林的守護人和受益者。
2004年,顧培全所在的四面山林場進行體制改革,“一場兩治”,一邊是主抓森林管護的事業單位森林資源管理局,另一邊是負責旅游開發的區屬國企四面山旅游發展公司。四面山森管局黨總支書記凌波向記者介紹,森管局著重保護林子,旅游公司著重開發森林旅游資源,兩邊都干專業的事,既實現了保護,又讓資源發揮了效益。
依托森林資源,四面山建成了自然保護區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過去人跡罕至的土地巖、珍珠湖、望鄉臺現在都成了景點。2016年景區接待游客99.9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億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48.5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38億元。
顧培全雖然沒有像林場其他90名員工那樣轉到旅游公司,而是留在大窩鋪管護站做了一名護林員,但他的工資已由財政兜底撥付,現在每月收入4500元。
“以前每個月就指望那點管護森林的工資,心里發慌,現在有了小‘產業’,有盼頭了。”張平1997年到云南省南盤江林業局更新隊工作,第二年就趕上了天保工程。他經歷了從“砍樹人”到“護林人”的轉型,承受過收入給他和家庭帶來的壓力。
南盤江林業局曾是全國136戶重點森工企業之一,1998年開始,長江上游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如何讓伐木工們“轉業”后有新的“生計”?南盤江林業局探索以生長周期較短的林下經濟,來支撐生長期長的森林資源管護,以“家庭林場”模式引導職工承包荒山林地,開展植樹造林和林下種植養殖業。
“最初沒人愿意干,我琢磨著在林區反正沒有其他法子想,就參加了。”張平一家三口承包了300多畝荒山,以種植速生杉樹為主,后又陸續種了楊梅、臍橙,林下又養了幾百只雞。“臍橙還沒掛果,30多畝楊梅每年能帶來兩三萬元收入,養的雞一年也能賣到2萬元左右。加上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日子過得不錯。”
開辦家庭林場依托的是林地。“護好林子就是保護我們飯碗。家庭林場搞起來后,大家都有這個意識了。原先每年都由上級統一組織森林撫育,查看病蟲害、清理雜草等,現在我們都主動干了。”張平說。
“過去巡山一天要走20公里。”上個世紀90年代就在四川省洪雅林場參加工作的巫炳松說,現在他從事的是一個“新型工種”——森林康養服務。
興起于歐洲的森林康養產業,在我國剛剛起步。它不同于簡單、短暫的森林旅游。“要在林子里住下來,生活一段時間。游客能充分享受到森林帶來的各種體驗,如食療、瑜伽、森林禪茶、林中漫步等,促進身心健康。”巫炳松說,他和同事利用各種機會,向森林康養專家學習了許多有關森林康養知識和方法。
“森林是良醫,走山治百病。”這是巫炳松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說,如何在森林里呼吸,如何爬坡上坎,如何選用森林食品,都有很多講究。
在洪雅林場380名林業職工中,有100多人像巫炳松一樣,從事森林康養接待工作。去年,巫炳松參與接待了179批次的游客,洪雅林場玉屏山森林康養基地去年收入達到600萬元。
“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森林對我們的意義越來越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很真切。”巫炳松說。(記者:儲興華、周文沖、侯文坤、周相吉)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森林 天然林 伐木 木工 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