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兄妹親”不嚴重?性教育核心是建立自我邊界
近日,南京南站遭猥褻女童已經隨父親“有說有笑”地回家,此事件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性侵兒童這一話題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截至目前,依然有為數不少的人表示,“其實并沒有那么嚴重,這個家庭平時就這樣,兄妹倆感情深,關系好”。這似乎傳遞出一個信息——如果出于親密和愛,那么此類行為就可以被允許。
無獨有偶,此前網上有一段視頻:父親跟四五歲的女兒嬉戲,脫了孩子的褲子使勁親屁股,盡管孩子在拒絕反抗,但父母依然一邊拍照一邊大笑,并把這段視頻傳上網絡。當遭網友質疑時,母親說,我們家的親密互動方式就是這樣,沒有什么不妥。
越多越多的父母日益關注“兒童性教育”這一話題,人們會思考:性教育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它會不會成為一種“鼓勵”和“誘惑”,促發孩子更早地嘗試性;我們該如何教孩子去保護自己不受侵犯……
當我為父母們講授“兒童性教育”課程時,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常常把“性教育”孤立起來看待,使它變得異常特殊甚至神秘,以至于很多父母面對性話題時,感到不知所措。
而在我看來,性教育的核心就是幫助幼兒、兒童、青少年建立自我邊界,培養其隱私觀念。自我邊界的建立,不僅在性教育中才會涉及,事實上它存在于日常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自我邊界建立的前提,是有能力對自體感加以確認,比如“我知道我已經飽了,我知道我足夠溫暖,我知道這件事我可以勝任,我知道我很高興/不高興”,等等。即明白、確認自己身體的感覺,明確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感受,繼而明確自己與環境(不僅指物理環境,也包括人與人互動的感受)之間的距離,進而具備拒絕他人靠近自己的能力,具備維護私有邊界的能力。
可是,在很多家庭的教育中,孩子的此類能力常常在不經意中遭受侵蝕乃至削弱,比如,孩子明明已經不想吃了,可是父母仍舊憑借經驗認為其不夠飽足,繼續喂飯。又比如,有些父母并不覺得給孩子穿開襠褲有何不妥,即便一再強調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時,仍有家長心存疑惑,總以為在自己家里穿穿影響不大。類似這樣的生活點滴,都在慢慢地消融著孩子與外界環境(外物)間的距離。給隱私觀念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之所以要給孩子穿上衣服,遮住隱私部位,就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的身體與外界是有距離的。這是一個感受層面的體驗,不需要也不應該等到孩子長大以后,再用言詞去教導。無論是針對孩子還是成人,我們的行為舉止,態度語氣,都會比說教和詞藻更能起作用,因為前者更直接有效地帶來感受層面的體驗。
另一類家庭教育模式是:父母的意見是不容質疑和拒絕的。比如開篇提及的第二個視頻案例中,孩子在說“不”,在用各種方式傳遞信息,告訴父母她不喜歡這個游戲,而父母并沒有因此停下來。這可能就會形成一種傷害——不僅是對自體感受的削弱,同時也在打擊削弱孩子說“不”的能力。
在很多兒童性侵犯的案例中,孩子遭受侵犯時不敢說“不”。這一點固然與侵犯行為所帶來的恐懼有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其日常教養模式中存在著某些弊端——很可能其家庭教養過程里,孩子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成功地說過:“不! ”
更有甚者,在某些家庭教養環境中,父母會針對孩子的拒絕去懲罰孩子。此類互動模式,就不僅沒有養成孩子拒絕他人的能力,同時還丟失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孩子的感受往往是:父母不愿意了解“我的感受和意愿”;“我”會因為表達自我意愿而遭受懲罰。其隱患是,孩子在其日后的生活互動中,內心深處的固定模式是:沒有人會在意我的感受,我不能有自己的感受,我會因為自我感受的表達而遭受懲罰。
此類觀念的內化,即深植內心的非理性觀念,往往就為性侵者留下了可乘之機——孩子(甚至成人)往往缺乏必要的能力去拒絕侵犯。
所以說,性教育從來都不是獨立于家庭教育之外的神秘內容。它必然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根本上它是一種生活態度。它并不特殊,也不神秘。
讓孩子的未來可以遠離性侵犯,我們需要正視性教育這一議題。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孩子 性教育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