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一條毛巾上的外貿變革——來自中部省份的普惠貿易樣本觀察
新華社鄭州8月14日電(記者 孫清清 牛少杰)“80后”景毅是河南一家小紡織廠的“老板”,今年他不再追著外貿商討訂單、求著要貨款,而是坐在辦公室里開起了網店,一條條毛巾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行銷海外。
“客戶不是上帝,在中小微外貿企業那里外貿商才是上帝”,以前這是不少像景毅的紡織廠一樣的中小微企業的真實寫照。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的產品難以直接進入國際市場,過長的出口鏈條造成外貿加工企業的利潤被不斷攤薄。
五年前,景毅從父親手中接過家族生意的“接力棒”,從“接棒”那刻起,他便感到做外貿“真難”。景毅的紡織廠位于河南省商水縣,主要生產、出口棉毛巾、朝拜巾,長期以來當地“紡織服裝等中小微企業一大片,能行銷海外的卻不多”。
“以前最重要的事是給外貿商打電話,我們接觸不到客戶,訂單和貨款都要經外貿商的手。訂單是從外貿商手里討來的,討不來訂單,時間長了就要關門歇業。為了防止員工流失,有時賠錢也得生產。”景毅說。
最讓景毅頭疼的不是賠錢生產,而是大筆賬款卡在外貿商手中,有時想賠錢生產卻連開動生產線的錢都不夠。
“今年我揚眉吐氣了。”景毅對記者說。原來今年3月份,景毅在一家跨境電商平臺上開設了網店,短短半年,網店的營業額就突破了百萬美元。現在毛巾、朝拜巾的出口,從撮合交易,到通關、結匯、退稅等都通過電商平臺完成,景毅當起了“甩手掌柜”。
“一頂帽子大家戴”,越來越多的中小微外貿企業開始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貿易形態從集裝箱變成小包裹,貿易鏈條也從大批量、低頻次變成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
今年7月,在鄭州舉辦的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上,APEC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說:“跨境電商使全球市場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體現在所謂的貿易碎片化,中小微企業參與到了全球貿易當中,我們把它總結為全球貿易出現了普惠貿易的趨勢。”
景毅的紡織廠外貿方式的變化是當前普惠貿易的一個縮影,也得益于河南正大力推進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2016年1月,國務院批準在河南設立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賦予河南先行先試的使命。目前,河南已成為中部省份重要的跨境電商物流分撥中心,也是內陸功能性口岸最多的省份。菜鳥智能骨干網、阿里巴巴中西部跨境電商服務中心、國美全球倉等一大批跨境電商項目在河南落地建設,UPS、聯邦快遞等知名物流企業在河南加速布局。
2016年,河南省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768.6億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助推河南外貿首次進入全國十強。目前,全省跨境電商備案企業4000多家,在各類跨境電商平臺開設店鋪超過50萬個,直接帶動近500萬人就業。
現在,跨境電商讓景毅這樣的中小微企業主重新燃起了信心。今年景毅淘汰了紡織廠的老舊設備,上馬了一批新機器。“我的客戶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別看我的工廠規模小,工藝一點不馬虎,對未來我充滿信心。”景毅笑著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外貿 跨境 貿易 景毅 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