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全國7月平均氣溫創1961年以來最高 今夏為啥這么熱
最近,很多地方的天氣真挺熱。
剛剛過去的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3℃,是我國自1961年以來最熱7月;全國平均高溫(35℃以上)日數、日最高氣溫,也創下了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的新紀錄。
8月7日,我國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不過,目前仍然處于“三伏天”之內,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才能“出伏”。在不少地方,暑熱一時難消,高溫仍在持續。
“安哥拉留學生在合肥街頭中暑”“非洲小伙在重慶被熱哭”“來北京避暑的非洲小哥中暑暈倒”……雖然這些消息中有的可能有些夸張,不過,今夏似乎真的熱得有些不同尋常。
6月以來,139個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上海最高氣溫打破145年來歷史紀錄
在北京生活了22年的華女士,體寒怕冷,夏天家里幾乎不開空調,但這個夏天她愛往空調房里鉆。
“一直覺得北京的夏天挺好過的,但今年有幾天實在是太熱了,熱得快要中暑了。”華女士表示。
讓她感覺最為酷暑難耐的那幾天,出現在7月中旬。
國家氣候中心國家級服務首席高歌介紹,7月7—15日,北方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河北南部、陜西中北部、寧夏北部、內蒙古西部、新疆大部等地最高氣溫達38—40℃,南疆、內蒙古西部等地超過40℃。新疆吐魯番7月10日的最高溫達到49℃。
國家氣候中心國家級服務首席陳峪指出,今夏北方地區高溫出現早,5月以來出現4次高溫天氣過程,其中5月17—19日為東北、華北1961年以來最早的高溫天氣過程;6月下旬至7月中旬,北方出現近12年來最強持續性高溫天氣。
“從京津冀地區來看,6—7月的平均高溫日數為15.4天,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多。河北撫寧、遷安、秦皇島等5個氣象站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陳峪說,“6—7月,北京的高溫日數有14天,較常年同期(7天)偏多1倍,已經超過了常年的高溫日數全年值(8.3天)。”
南方的高溫天氣,也很厲害。
7月中下旬,南方地區以及黃淮等地,相繼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具有高溫強度強、持續時間長、范圍廣的特點。
浙江大部、江蘇南部、安徽中南部、重慶西南部及陜西、湖北、湖南的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高達40—42℃,其中陜西旬陽44.7℃、重慶江津42.5℃、浙江桐廬42.2℃、安徽霍山42℃。中東部16個省(區、市)有59站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2013年7—8月,南方地區曾遭遇1951年以來最強高溫熱浪。今夏南方的高溫天氣,和4年前比起來怎么樣?
“截至目前,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在強度、持續時間上,總體均不如2013年,40℃以上高溫覆蓋范圍不如2013年。”高歌說,“但局地高溫強度、持續時間超過了2013年。”
高歌介紹,上海徐家匯、江蘇無錫和宜興、浙江桐廬等10站,最高氣溫超過了2013年創下的歷史極值,7月21日上海徐家匯最高氣溫達到40.9℃,打破了1873年以來145年的歷史紀錄;江蘇、上海、浙江、湖北等地26個站,最長連續高溫日數超過了2013年創下的歷史極值。35℃、38℃以上高溫覆蓋范圍,大于2013年。
陳峪表示,總體來看,6月以來,全國共有604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其中新疆吐魯番(49.0℃)、托克遜(48.8℃)、陜西旬陽(44.7℃)等139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不只是我國,近期全球其他一些地方,也遭遇了高溫襲擾。
高歌介紹,歐洲南部及美國、日本等地也出現了異常高溫現象。7月上旬,美國西岸遭受“地獄熱浪”襲擊,鳳凰城、洛杉磯市區的超高溫,打破近百年來同期高溫紀錄。7月8—15日,歐洲南部遭遇罕見熱浪襲擊,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最高氣溫超過40℃。7月13日,日本北海道、京都等地氣溫超過35℃,那段時間至少造成6人熱死。
最近幾年全球平均氣溫“芝麻開花節節高”,接二連三破紀錄,一年更比一年熱
哪些原因導致了近期的高溫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國家級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表示,高溫天氣持續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大氣環流的持續異常。
北方地區的高溫主要出現在6月26日到7月14日。這一時段內亞洲地區中高緯度的環流,呈現“北低南高”的特征,以緯向型為主,即環流比較平直,不利于極地的冷空氣南下;此外,貝加爾湖附近為“高壓脊”,我國北方地區上空的高度場整體較常年明顯偏強,在高壓控制下晴熱少雨,出現持續高溫天氣。
南方地區的高溫,主要出現在7月11日梅雨結束后的7月中下旬時段。今年梅雨結束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意味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北跳并控制南方地區的時間較常年提前,而且今年副高較常年明顯偏強,面積偏大,副高西邊界的位置較常年偏西,北邊界的位置較常年偏北,控制了我國江淮、江南的大部分地區。副高控制區內盛行下沉氣流,從而造成南方出現持續的高溫悶熱天氣。
在專家們看來,很難說某一次高溫天氣過程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直接造成的,但二者之間應當存在關聯。
監測數據顯示,20世紀中后期以來,地球氣溫正在加速變暖,北半球變暖速度快于南半球。最近幾年,全球平均氣溫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接二連三破紀錄,一年更比一年熱。
“據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監測結果,2016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61—1990年平均值高出0.83℃,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刷新2014年、2015年相繼創下的最暖紀錄,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陳峪說。
國內外多數科學家認為,最近幾年一年更比一年熱,除了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水溫異常升高的厄爾尼諾事件推波助瀾外,更主要的還在于人類活動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越來越明顯。
環球同此涼熱。我國氣候變暖的趨勢也非常明顯。陳峪介紹,1961年以來,我國平均高溫日數呈顯著增加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溫日數明顯增加,年高溫日數較多的歷史前10位中,有7年是在2005年以后。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2016年是我國自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三暖的年份,氣溫僅低于2015年和2007年,夏季最高溫突破了歷史最高值。
防范高溫天氣不利影響的同時,還要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面對高溫天氣,陳峪提醒公眾注意防暑降溫,減少外出,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作息時間,安全飲食,安全用電,注意防火。室外作業和重體力勞動人員,要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工作,確實需要長時間工作的,要搭設遮陽設施,備好防暑降溫物品、藥品、設備,供給足夠的飲用水,確保勞動防護措施到位。
在夏季悶熱汗多的“桑拿天”里,人們會感覺格外難受。怎樣注意防范?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工程師張峰介紹,“桑拿天”一般指的是氣溫高且空氣濕度大的天氣,此時人的感受像蒸桑拿一樣,因此稱為“桑拿天”。人們在“桑拿天”會感覺比較難受,與人體自身在濕熱環境下的反應有關。首先,當人感覺到熱,皮膚會自動排汗,汗液蒸發會帶走熱量,從而使人體降溫。但是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汗液蒸發緩慢,散熱也慢,人們會一直出汗,但卻感覺不到涼快,體溫依然很高。
其實在氣象學上,并沒有“桑拿天”的定義,這只是民間表述。氣象學上稱之為“高溫高濕天氣”。張峰說,這種天氣不利于散熱,相比北方常見的干燥高溫天氣,這種濕度高的高溫天氣危害更大。公眾尤其是老弱病幼等抵抗力較弱的人群,應減少外出。如果必須外出,也要避免在中午和午后,即10點—16點這一溫度最高的時間段。在室內要注意降溫通風,必要時使用空調和電風扇;桑拿天汗液蒸發慢,溫度降不下來,人體會不斷出汗進行自我調節,會大量失水,所以需要大量喝水,補充水分;此外,還需飲食清淡,過于油膩的食物不利于補水。
眼前,需要注意防范高溫天氣的不利影響。從長遠來看,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還會延續,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才是治本之策。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明確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早日達峰的目標,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2016年4月22日,全球合力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開放簽署首日,中國就簽署協定,并于9月批準協定。今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中國則表示,無論其他國家立場如何變化,都將認真履行《巴黎協定》。
外國學者贊譽中國“正負責任地帶頭樹立限制全球變暖的榜樣”。不過,中國要實現減排目標,真正成為榜樣,還需要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需要億萬公眾積極踐行低碳、環保生活。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環保專家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更加勤儉節約,更加綠色低碳,更加文明健康。比如,購買使用節能電器、節能環保型汽車,積極配合垃圾分類收集、支持廢物回收利用,盡量少開車,隨手關燈,抵制過度包裝的產品等等。“綠色達人”匯聚而成的“綠色合力”,將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澎湃動力。
編輯:秦云
關鍵詞:7月平均氣創新高 最高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