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整治車險亂象后續:車險服務或將劃定范圍標準
部分險企急停采購服務
由于險企車險服務的范圍和標準的調整和不確定性,《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部分險企緊急暫停了相關服務的采購工作,希望等政策進一步明確之后再采取行動。
根據某險企的反饋,針對車險服務的范圍和標準,保險行業協會還將向十幾家財險公司再次書面征求意見,還存在調整的可能性。面對這種情況,該公司做了一些應對。第一,總公司重新制定特約服務內容及標準,全公司統一;第二,通知各機構停止保單特約服務打印,總公司系統規則開發工作緊急停止;第三,調整對服務供應商的采購工作;第四,渠道調整應對思路;第五,研究特約服務的展現方式。
由于險企車險服務的范圍和服務標準尚未最終敲定,征求意見也只是面對部分保險公司,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還有部分中小財險公司并不清楚保單特別約定的相關內容,但對后續的細則都非常關心,“因為這影響著保險公司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供服務,也會對相關服務的采購工作帶來一定影響。”某中小財險公司負責人表示。
業內希望留出服務差異化空間
隨著車險二次費改政策的實施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推出,保險業界以及證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今后的車險競爭有望走出價格戰泥潭,轉而重點關注車險服務和業務品質。擬定車險服務的范圍和標準,業內人士表示,方向是好的,但希望將重心放在服務的公開和透明之上,而不是統一服務的內容和標準,否則,在車險產品無差異且服務無差異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爭奪市場或許只能回到渠道競爭的老路子。
“如果只能在規定動作之內選擇,且以300元為服務價值上限,那么保險公司在服務方面可以施展的空間很小,各公司的差異化也很難體現出來。”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在他看來,盡管車險服務也需要保險公司付出成本,但這與買車險送卡券等給予合同約定外的利益有本質區別。一方面,買車險送卡券等行為和車險業務本身并沒有直接關系,而是變相降價競爭,但道路救援等服務與車險體驗直接相關,這些服務使保險不局限于單純的經濟補償功能,豐富了其內涵。另一方面,買車險送卡券等行為直接增加險企的剛性成本,并且幾乎覆蓋所有車險客戶,而服務則不一定。以道路救援為例,僅有少數車主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這項服務,對保險公司來說,該支出具有不確定性,而能否提供該服務影響著車主體驗,還間接影響下一年的續保情況。
回顧上述《通知》的規定,買車險送卡券等行為已經被明確禁止:“財產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及個人不得通過返還或贈送現金、預付卡、有價證券、保險產品、購物券、實物或采取積分折抵保費、積分兌換商品等方式,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不得以參與其他機構或個人組織的促銷活動等方式變相違法支付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對此,業內人士紛紛持支持態度。
不過,對車險服務的范圍和標準的問題,多數業內人士在與本報記者交流時認為,險企應當明明白白提供服務,通過在中保協平臺登記等方式來公開,而在具體的服務項目和標準上,希望給予險企更大的自主權,以使其可以提供差異化服務,體現自身優勢。(冷翠華)
編輯:梁霄
關鍵詞:車險 亂象 服務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