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半年報里看變化 穩中向好信號強
上周,全國31個省(區、市)上半年“成績單”已全部公布。從各地半年報數據看,區域經濟穩中向好、更趨協調的特征愈發明顯。
除西藏、重慶、貴州三地GDP以兩位數增速領跑全國外,廣東、江蘇經濟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成為上半年區域經濟的一大亮點。
與此同時,河南經濟總量也首破2萬億元大關,而廣受關注的東三省經濟也有所回暖,特別是遼寧的經濟增速已從今年一季度開始由負轉正。此外,山西等前兩年經濟增長乏力省份也基本結束了最困難時期,轉為溫和增長。
從數據看,上半年各地經濟增長總體較為均衡,而經濟協調性增強的背后,主要是重工業、出口等傳統增長動能與以新經濟為代表的新增長動能合力所致。這與去年同期傳統動能乏力、新興動能尚不能形成有效支撐的局面,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們樂見于這樣的變化,一方面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加快結構優化調整;另一方面,著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力促新舊動能的平順切換。
從各地情況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創新發展的“雙輪驅動”,已成為越來越多省份的主動選擇。上周,山東提出加快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經濟、現代農業等強省建設十大重點領域;廣州則借助獲批全國首個“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的契機,強調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一系列措施,明確提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中國制造2025’、現代農業、企業技改等重點項目”等,此舉對于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上半年,我國民間投資實現了7%的觸底回升,其中重慶、福建、天津等10余省市民間投資達到了兩位數增長,但從各地情況看,仍存在行業壟斷帶來投資門檻、小項目受重視不夠等制約性因素。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開出了“時限”:各地各部門要逐項梳理核查已報審的民間投資項目,限時辦結。
上周以來,各地開始陸續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為民間投資清除障礙。寧夏設立了10億元轉貸資金,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陜西則將在未來5年內向中小微企業提供不少于200億元信貸支持等,這些舉措將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有助于激發民間有效投資。
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是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最重要環節。福建提出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確保在10月1日前實現“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繼吉林和河南之后,湖北提前2個月實現“一照一碼走天下”,真正把方便讓位給市場主體。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地“放管服”改革的好經驗、好舉措推廣實施,市場環境有望進一步優化,不僅為民間投資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基礎,也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活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投資 民間 各地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