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軍民融合催生發展新動能
日前召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國防科技工業重鎮陜西,又一次迎來釋放潛能優勢進而實現追趕超越的重大戰略機遇。多年來,陜西省把軍民結合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培育,通過加強與各軍工集團公司戰略合作,搭建基地園區平臺,創新體制機制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以軍帶民、以民促軍、軍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發展格局,陜西軍民深度融合實現了突破發展。
資源開放 釋放發展潛能
陜西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基地,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陜西國防科技工業已形成包括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和軍工電子行業等門類齊全,廠、所、院、校配套的國防教學、科研、生產、試驗體系,其總體設計、系統集成、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配套能力全國領先。
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和體制慣性,國防軍工科技資源與地方經濟發展和創新活動依然存在統籌共享不足的“分隔、分割、分離”現象。嚴重制約創新發展合力、活力的迸發。為此,“十二五”以來,陜西省以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為突破口,把軍民融合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培育,通過加強與各軍工集團公司戰略合作、實施軍民結合“雙百工程”等措施,著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逐步形成以軍帶民、以民促軍、軍民融合的多元化格局。
近年來,陜西省提出建設軍民融合的目標任務并制定“十三五”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規劃,設立每年1億元的省級軍轉民專項扶持資金,持續實施“重點扶持100個軍民結合企業和重點支持100個軍民結合產業化項目”的“雙百工程”,加大對軍民結合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
截至目前,該資金共支持軍民融合產業項目276個,財政扶持資金4.2億元,帶動投資210多億元。2016年陜西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成立,總規模達100億元。陜西先后與中航工業、航天科技、中核工業等軍工集團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設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等多個融合產業園,有力地促進了軍民融合產業聚集和軍工高技術成果轉化。
近5年來,陜西省軍民融合創新企業快速成長,全省軍民融合創新型企業發展至600余家。西飛公司、航天四院、航天六院、陜西電子信息集團等4家龍頭單位營業收入過百億元。2016年全省軍民融合產業實現總收入2476億元。
深化改革 激發創新活力
作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軍民融合是西安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重大任務。西安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提出,力爭3年時間,在推動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創新、軍民資源開放共享、軍工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建立高效完備軍民融合服務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將西安市建設成為國家軍民深度融合創新示范區和“一帶一路”創新中心。到2018年軍民融合產業營業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
圍繞這一目標,西安全面深化改革,積極開展軍民融合改革試驗,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制定《西安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實施方案》,規劃了267個總投資5022億元的軍民融合重點項目,并通過軍工體制機制改革、軍工成果轉化等五大方面、11項內容,全力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同時,陜西還系統梳理軍工院所事轉企改革、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機制創新,深化與中航工業的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新舟700飛機、國家民機試飛基地等重大項目和西安閻良航空基地、漢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設。成立了注冊資金30億元的陜西航空產業發展集團、組建了10億元規模的西安渭北航空產業投資基金,支持航空產業發展。
深度融合 促進協同發展
7月21日,由20多所在陜高校與國防科技、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和裝備采購部門等共同發起的陜西高校軍民融合科技創新聯盟在西安揭牌成立。聯盟旨在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校校、校企與校地之間的融合,提升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能力,開展軍民科技融合創新,服務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據介紹,軍民融合科技創新聯盟將爭取在1年至2年內建立軍民融合創新管理體系和評價機制,搭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及公共服務為主體的高校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平臺。建立高校、軍工單位與民營企業的軍民融合對接機制,形成完備的科研人員培訓和交流機制。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就在軍民融合創新聯盟掛牌的同時,陜西省智能制造和先進控制技術產業聯盟也同時誕生。該聯盟依托兵器集團在陜企事業單位智能制造、先進控制技術產業等軍民融合的工作基礎,由國防科技院所與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聯合發起設立。聯盟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為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和現代化先進控制技術集成,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強化學習及智能控制技術研究,智能化彈藥技術和先進的軍用增材制造技術等。陜西智能制造和先進控制技術產業聯盟將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推動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迅速發展,爭取5年內孵化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其中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企業5家,超過3000萬元企業5家。年新增銷售收入2.5億元以上。
產學研用縱橫協同,是陜西軍民融合走向深入的重要標志。“十二五”以來,陜西軍民融合創新型企業發展至600余家。西飛公司、西航公司、航天四院、航天六院、陜西電子信息集團等5家龍頭單位營業收入過百億元。在陜軍工單位投資或參股的各類民品企業達300多家,其中總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2家,過5億元的企業12家,過億元的企業50多家。
目前,陜西軍民融合基地園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依托軍工實力形成的航空、航天、兵器三大產業基地和航空智慧新城、船舶科技、軍工電子、通用航空、航空裝備制造、航空維修服務、軍民用新材料等七個園區,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鮮明、配套條件完善、集群效應凸顯的發展態勢。西安航空產業基地形成了以整機制造為主,機載裝備、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為分支,航空改裝維修、零部件加工、飛行培訓、航空旅游為配套的全產業鏈體系;西安航天產業基地形成了以航天運載動力、衛星應用和航天特種技術產業為主的國內最大的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兵器產業基地以裝備制造、光電信息、新材料與新能源為主的產業構架初步形成。
按照國家軍民融合、創新驅動、“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部署和要求,陜西省“十三五”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建設100個軍民兼容技術支撐平臺,打造10個百億級和10個50億級軍民結合大集團大公司、4個500億級軍民融合基地和6個200億級園區,新培育300家軍民融合創新型企業,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達到3500億元以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 毅)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軍民 融合 產業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