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遺產保護絲毫不比申遺成功輕松
——從可可西里與鼓浪嶼申遺成功說開去
申遺的成功,一方面帶給人欣喜,但另一方面難免帶來淡淡的憂慮。早在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我國14處1994年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項目組織進行了監測。這14處遺產,多數都在保護與利用方面存在問題。敦煌莫高窟壁畫的脫落、泰山周圍環境的不和諧、孔府及孔廟和孔林的被淹事件等,都曾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武陵源、九寨溝等自然遺產項目,也因游客過多引發擔憂。隨后,秦兵馬俑及秦始皇陵,更是一度面臨摘牌之虞。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申遺之路雖然艱難,但文化遺產的延續絲毫不比申遺輕松。因此,在喜悅之余我們急需認真思考的是,如何讓52處世界遺產在熠熠生輝的同時永遠傳承下去。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世界遺產只能加以保護,不應該當作旅游產品開發利用。這誠然是最佳的保護方案,但在今天的商業社會,純粹地把遺產保護在襁褓中與外界完全隔離似乎不太現實。那么在旅游開發與保護之間能否找到一條和諧之路?曾有專家建議,用可持續旅游破解保護難題,即對世界遺產實行劃區域管理,設專供維護需要的管理區;設供游覽的旅游區,同時對游客流量進行科學評估與限制,確保遺產的合理負載,不把遺產當作“搖錢樹” ,過度和盲目開發。
筆者以為,專家的建議固然可行,更重要的是要讓可持續旅游理念深入人心。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少數遺產地還存在“重申報、輕保護;重開發、輕管理”等諸多問題,還有少數官員把申遺當作“政績”炫耀,表現出一種“遺產浮夸病” 。這就不難理解會存在上述諸如敦煌莫高窟壁畫脫落,以及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天子山因建幾十萬平方米的旅店和購物商店,形成“山中小城”“天上的街市”而受到“黃牌”警告的案例。這些深刻的教訓,都在提醒著我們,對遺產的保護之路漫漫修遠,不僅是相關部門的責任,更是每一位觀光客、每一位享有這些遺產的人的責任。
可可西里與鼓浪嶼申遺成功,我們更要用敬畏的眼光去對待這筆財富。申遺,僅僅是歷史文化保護的第一步,接下來更要以保護為前提,在觀念和舉措上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不能讓申遺后的保護成為遺憾。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及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以及管理人手的投入,強化保護的宣傳工作;另外一方面,游客同樣應該自覺地提高自身的旅游素養,堅持從個人做起,不破壞每一處珍貴遺產。唯有這樣,方能讓這些“人間共同的財富”更好地為世界所知,更長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編輯:楊嵐
關鍵詞:遺產保護 申遺成功 可可西里 鼓浪嶼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