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北大才子史成斌:善行是永遠不會落空的一項投資
2011年3月,在家鄉江蘇溧陽種了半年田后,他選擇了北上,成為茫茫北漂中的一員,“我需要一份稍許滿意的工作來謀生,需要一份切實可行的創業計劃來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這一決定他從此踏入了公益領域,一做就是六年。
如今的他選擇了辭職創業,在云南和江南之間做著讓信息對稱以及健康、快樂的事情,而這些依然和公益有著密切的聯系。
發起大學生暑期文化節
2006年,史成斌考上了令萬千學子神往的北京大學,除了主修社會學專業外,他同時選修了國際關系專業雙學位。除了忙碌的學習生活,他的公益之路由此正式開始了。
助人從受助開始。因為家庭條件一般,大學期間一直有一位愛心阿姨資助史成斌上學,他還曾獲得過北大的助學金。也許是這種受助背景在潛移默化影響著他,讓他加入北大學生服務總隊做志愿者,也經常參與一些社團活動。
2008年暑假,史成斌給溧陽市市長寫了一封信,因為他想利用暑假,和以前的高中同學們一起“折騰”點有意義的事兒,豐富社會實踐。他告訴市長他想創建“溧陽籍大學生暑期文化節”,萬萬沒想到的是市長居然回復了,并且給他配了一些資源。
就這樣,“溧陽籍大學生暑期文化節”在史成斌的推動下創建了,他聯合溧陽籍大學生志愿者團隊,利用每個暑期做一些文化、教育、交流、聯誼等活動,調動起所有參與者的熱情和公益心,大家共同努力讓平淡的暑期生活更有意思。
由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型廣場文藝晚會,每次都會吸引數千名群眾觀看,受到了當地市民較高的評價。他們還組織了一些趣味活動,以此來增強與市民的互動。
史成斌覺得子女教育是家庭的“剛需”,因此專門針對中小學生做了知名高校學生的學習經驗分享。另外,他還針對高中畢業生高考志愿填報做一些咨詢指導工作,由發起活動的所有在校大學生將自己學校的專業情況整理成資料,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給高考畢業生做詳細講解,讓考生更好的自我定位,做出理性選擇。
這樣的社會實踐,史成斌鼓勵所有的溧陽籍在校大學生參與進來。因為獲得了市長的首肯,所以只要為活動付出了努力、貢獻了力量,都可以在自己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上得到政府部門或正式機構的蓋章,文化節的開展在當地引起了較大的影響,也因此獲得了企業每年2萬元的贊助,政府也在第三年開始財政撥款2萬元給予支持。
這樣的文化節,史成斌發起并負責了三屆,參與了五屆,直到工作后才漸漸淡出。
編輯:梁霄
關鍵詞:北大 才子 史成斌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