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河北阜平村民一家三代守護“英魂墓” 36年與烈士為鄰
敵人進入柏崖村后,由于叛徒出賣,張立和她剛出生三個月的兒子不幸落入敵人手里,敵人從她身上搜出的手槍證實她的身份。敵人對她威逼利誘,要她供出黨組織和八路軍的情況,張立自始至終昂首挺立,緘口不語。敵人惱羞成怒,在村口麥場剝光她的衣服,又一塊塊割她的肉,打斷她的胳膊,又用刺刀挑開她的胸膛示眾,并把她的兒子連同柏崖村村民張德貴的兒子先后扔到沸騰的開水鍋里活活煮死,慘絕人寰,悲不忍賭。
今年已82歲高齡的村民周進國是當年柏崖慘案的見證者之一。他回憶說,當時日軍沖進村后,將包括張立在內的八路軍干部和村民包圍,威逼利誘未果后,將兩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扔進了熬著綠豆湯的大鍋里活活煮死。“另一個男孩就是我的親弟弟!”
趙玉山在刻有“英魂墓”的主碑前矗立良久。之后,他一一擦拭48塊烈士墓碑,然后為墓地鋤草,嘴里不停地念叨著:“紀念日(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要到了,給你們把家打掃干凈。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老百姓也過上好日子了,你們安息吧!”墓地里,有經他一米米丈量好間距栽下的48棵柏樹,青翠挺拔。他說,一棵柏樹就代表著一個烈士英靈。
“1943年12月9日的那場慘案被殺害的不止這48人,死者應該在100名以上。”趙玉山說,慘案發生后,陸續有部分烈士遺體被家人領走,有48名烈士被就地安葬在柏崖村,另有一部分安葬在了阜平縣烈士陵園。因最初的烈士墓地位于山上,道路崎嶇,不方便學生們祭奠,上世紀70年代,當地政府將48位烈士的遺骨遷到了現在的赤瓦屋自然村,壘起了青磚圍墻,還對墓地進行了3次修繕。
記者注意到,墓地中,一塊碑刻為“魏烈士之墓”,許多碑刻為“抗戰烈士之墓”。趙玉山介紹說,在此安葬的48位烈士中,有22位有名有姓,有22位無名無姓,另有4位有姓無名。
編輯:梁霄
關鍵詞:河北 阜平 村民 英魂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