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張曉明:一國兩制是成功的政治實踐
“一國兩制”:成功的政治實踐和管治模式(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人物訪談)
——訪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
如何評價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的實踐?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日前在接受中央媒體記者集體采訪時深情回顧道,“一國兩制”最初是一個構想,是鄧小平同志等中國領導人思考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臺灣問題和香港問題時形成的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想法,后來變成中央政府處理香港事務的總方針。香港回歸祖國后,“一國兩制”全面付諸實施,成為一種嶄新的政治實踐,也成為中央管治地方行政區域的一種嶄新的管治模式。這種政治實踐和管治模式已被事實證明是成功的。
談到“一國兩制”實踐成功的意義,張曉明概括:“一國兩制”事業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央政府在新時期治國理政面臨的重要課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時代樂章的重要篇章。
談成功——
舉世公認
之前在一次訪問中,張曉明曾以“風采依然”形容回歸祖國后的香港。這次訪談中有記者問,如何看這20年來的變與不變?張曉明說:“香港回歸后,原來人們擔心變的都沒有變,而變了的大都是應該變的和大家希望變的。”
他從6個方面說明“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第一,香港順利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之中。中央政府已經對香港實行有效管治。“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首先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的統一,因此,衡量“一國兩制”是否成功,首先也應檢視這一目標有沒有達到。而且,正如張德江委員長在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強調的,我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是恢復行使包括管治權在內的完整主權。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中央政府對香港實行了實實在在的有效管治,總的來說,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管理體制運行順暢,國家主權得到彰顯,國家安全得到維護。
第二,香港持續繁榮穩定。香港繼續保持經濟繁榮和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一直被有關國際機構評選為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地區之一,良好的營商環境舉世公認。香港的繁榮和進步還表現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
第三,香港同胞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成生動現實。政府官員也改變了過去主要負責執行的角色,而要就自治范圍內的各種重大事務自主決策。盡管這些年香港經歷了許多風險和挑戰,但在中央的堅定支持下,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總是迎難而上,妥善應對,施政經驗日益積累,管治能力不斷提高。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制度的民主程度越來越高。
第四,香港的制度特色和意識形態延續不變。香港居民所珍視的法治、自由、人權、公正、廉潔等核心價值觀仍然廣受尊崇,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游行集會的自由等較之回歸前有增無減,香港仍然是公認的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之一。
第五,香港與祖國內地在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互利共贏的趨勢更加明顯。香港回歸20年來,內地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香港與內地合作共贏的政策措施。香港現在仍是內地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仍是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而且已成為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第六,香港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魅力不減當年。回歸后,香港的對外交往更加活躍。這些年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總體上不斷增加,香港舉辦的重要國際會議也越來越多。香港東西方文化交融,保持開放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不同膚色的人們的青睞,很多外國朋友在港定居,愿意繼續以香港為家。國際上曾經出現過的香港前途“悲觀論”“唱衰論”如今已煙消云散。
談風浪——
彩虹總在風雨后
張曉明說,我們充分肯定“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的成功,并不意味著實踐的過程風平浪靜、波瀾不興。作為一項史無前例的新事物,“一國兩制”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出現一些矛盾和沖突,甚至經歷一點曲折是必然的、在所難免的。有些情況和問題是在政權交替和大的歷史轉折時期必然要經歷的,有些是治理新體制、新制度運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有些則是香港社會內部矛盾長期積累和外部環境變化共同作用所造成的。例如非法“占中”活動、“旺角暴亂”事件、“港獨”議員宣誓風波,其出現都是有跡可尋的,而最終都依法得到妥善處理,恰恰說明“一國兩制”本身是有強大生命力的,是有制度韌性的,是歷久彌堅的。我們常說,“彩虹總在風雨后”,正是因為經歷了一些風雨洗禮,“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的內容才更加豐富多彩,它成功的光芒也更顯得璀璨奪目。
張曉明認為,香港有天時、地利,本來可以發展得更快、更好,但是由于人為的原因,特別是“泛政治化”的影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香港的發展進程。這不僅反映在行政立法關系緊張上,也表現在街頭運動激進上。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導致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這樣的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立法一再拖延,也使得特區政府很難集中精力解決經濟民生問題。這一點值得香港社會各界深思。
張曉明表示,家和萬事興。我們很高興地看到,目前香港社會各界人士普遍厭倦政治爭拗,希望集中精力務實解決經濟民生問題,這種主流民意越強大,香港保持良好營商環境、加快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就越有保障。
談未來——
確保“不走樣不變形”
這幾年,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對此如何看待?張曉明用三句話概括:
第一句話是保持定力。“一國兩制”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在探索前進的過程中不斷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是十分正常的,我們不能因此就心浮氣躁,甚至對“一國兩制”方針產生懷疑動搖。對于國家的發展及其對香港產生的積極影響,我們充滿戰略自信,對于“一國兩制”,我們也要有制度自信。
第二句話是客觀分析。香港這幾年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原因很復雜,從香港的社會狀況、歷史原因和國際環境影響等因素看,香港出現某些現象和問題是必然的,同時也與兩個階段性因素相關聯:一是香港社會內部矛盾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特別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利益格局固化,高房價、高租金等政策推高了營商和創業成本,抑制了經濟發展活力,貧富懸殊加劇,住房困難,年輕人向上流動通道變窄等,導致社會不滿情緒有所積聚。二是這幾年香港又面對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等爭議性很大的政治法律問題,而且必須作出處理,由此必然引發不同政治力量的激烈較量,加劇了社會政治對抗氣氛。
第三句話是妥為應對。對那些嚴重違反“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挑戰中央的原則底線、從根本上損害香港居民整體利益的現象和問題,必須依法規管,及時糾偏,堅決遏止。同時,要按照法治思維,善于立規矩,通過對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的應對處理形成制度成果。
張曉明表示,香港回歸以來,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等中央領導同志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指導“一國兩制”實踐,中央對香港的大政方針一脈相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對“一國兩制”實踐和香港工作作出了許多新的重要論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了我們黨對“一國兩制”實踐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要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關鍵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引的那樣,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香港與國家的關系,做到三個“有機結合”,即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香港有一小部分人總是曲解“一國兩制”的含義,把兩制與一國相分割,把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與中央的管治權相對立,把香港同胞與內地人民之間的關系隔離化,不遵守基本法,不尊重中央的權力,夸大兩地民眾交往中的矛盾,甚至公然宣揚“港獨”。這些問題關系到“一國兩制”實踐的大方向,關系到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大目標,是我們必須正視、糾正和遏制的。
如何有效遏制“港獨”?張曉明表示,對于“港獨”,正確的態度只能是“零容忍”,而絕不能容許“港獨”蔓延成勢,養癰遺患。打擊和遏制“港獨”有三項工作必須切實做好:一是堅決依法懲處。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香港法治的必然要求。“港獨”活動公開化,已提醒人們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必須盡快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在這項法律制定之前,也要依據現行有關法律對“港獨”活動予以打擊,追究有關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二是加強教育引導。要使廣大民眾都能認清“港獨”的違法性和危害性,明辨是非,以正壓邪。三是從源頭上治理。包括更重視民生問題,特別是為青年的學業、就業、創業、置業創造更好的條件,切實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香港 一國兩制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