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專家把脈香港經濟:融入國家發展 續寫美好明天
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和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聯合承辦的“講述香港的故事——紀念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研討會”22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研討會上,香港經濟發展成為與會人士關注的重點議題。他們肯定了香港回歸祖國后的經濟成長,認為香港在未來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續寫特區的美好明天。
“20年來,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下,香港全面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進步。今天的香港保持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是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
“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是成功的。雖然近幾年香港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仍然高于世界上其他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馮巍說。
在回顧香港回歸以來經濟發展時,多位專家學者表示,背靠祖國是香港最大的優勢。“背靠祖國,香港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大學前首席副校長王于漸說。
“內地持續穩定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后盾,繁榮穩定的香港也為內地發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在香港,內地企業越來越多。在內地,不管在北京長安街還是上海南京路,也都有來自香港的投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說。
專家學者表示,香港擁有強而有力的政策框架,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及充裕的緩沖空間,有良好基礎迎接未來的挑戰。隨著香港與內地的分工體系由垂直分工轉為水平分工,在未來香港的經濟成長中,積極與內地合作、融入國家發展是必要途徑。
“香港應當憑借‘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發揮好‘超級聯系人’的作用,把握內地經濟發展及走向世界的機遇。”中山大學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說,隨著內地企業大規模對外投資,香港扮演內地企業“走出去”平臺的作用將日益顯現。
“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帶來了新的機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譚惠珠說。
“以航運為例,目前香港集裝箱年吞吐量有2000萬標箱,深圳有2400萬標箱,廣州有1700萬標箱,如果能夠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將有利增強香港的全球航運中心地位。”陳廣漢說。
他表示,在“一國兩制”下,制度的多樣性和互補性是粵港澳區域合作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要推進各種要素流動和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連通內地、溝通中外的重要節點,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全球最受歡迎的仲裁地之一……在與會專家學者看來,香港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開放合作先發優勢、服務業專業化優勢和人文優勢等。面向未來,香港應將自身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聚焦“國需港長”并找到二者的結合點。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曹二寶表示,在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香港可以主動對接,打造綜合服務平臺,在沿線拓展人民幣業務,協助內地企業開展基建項目投資、融資、資產管理等金融業務,拓展資金渠道。除了發揮“聯系人”的角色,香港還可以與內地創新合作模式,“拼船出海”,共同開辟“一帶一路”市場。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香港 內地 經濟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