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濫采亂挖非法排污 “長江雙腎”綜合病癥日益惡化
變臟:濫采亂挖加劇污染
低枯水位,直接刺激人類活動加劇。疊加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湖泊水量銳減導致自凈能力弱化等因素,“水窩子”變臟的壓力在增大。
上個世紀90年代國家推行的“退田還湖”政策,曾讓洞庭湖重現煙波浩渺。但近年來,隨著枯水期越來越長,一些湖床長期無水,導致出現了侵占湖泊濕地建園區、蓋房子、辦旅游等新一輪市場開發現象。
歷史上,湖區及相關流域一些地方,看中大湖的“生態承載能力”、“污染擴散能力”,極力發展工業特別是一些污染行業。這部分存量產能,對鄱陽湖、洞庭湖的污染威脅始終揮之難去。
據多位環保人士介紹,鄱陽湖部分水體化工污染問題嚴重,有些村的村民多年因體檢不過關,無人能當兵。在一些水域,每年有污水的時候魚蝦就遭殃。不少企業在汛期通過河流集中排污,有的地方化工企業偷排偷放等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
洞庭湖、鄱陽湖湖砂是最優質的建材。長期低水位,導致挖沙這個本就“來快錢”的行業風險更小、收益更大。巨大的經濟利益,刺激成群結隊的挖沙船濫采亂挖,將湖床、河道破壞得千瘡百孔。堆起的沙丘圍成的死水坑里,臭烘烘的綠藻瘋長。
而多條入湖河流特別是支流上,電站、大壩林立。相關權威研究顯示,大壩會改變河流形態和徑流基本特征,將河流生態環境變成梯級水庫生態環境。如果設計規劃不科學,水溫變化、下泄水含氮量增加、水體透明度變化等,對本來就缺水的下游湖泊構成更嚴重的生態負面影響。
此外,低水位還導致“涸澤之魚”成了酷捕濫撈者的發財工具。只要監管稍微疏忽,就有人在洞庭湖湖汊和草洲非法圍堰或筑堤,他們電魚、炸魚,使用迷魂陣、船罾乃至筑壩、筑圍“竭湖而漁”,違法漁業生產讓湖中連“毛魚小蝦”都難有生路。
受訪專家介紹,洞庭湖、鄱陽湖水生動物滅絕或大量減少是嚴酷的現實。需要警惕的是,隨著一些地方部分物種特別是水生哺乳動物、大型魚類等標志物種面臨滅頂之災,兩大湖“生物完整性指數”有可能淪入最差等級。
洞庭湖、鄱陽湖區是傳統的“魚米之鄉”、“糧倉”和養殖基地。但長期枯水導致本來就日益嚴重的農村點源(生活污水、垃圾)和面源(農業生產污染)污染問題越來越尖銳。
有研究顯示,湖區一些耕地施用氮肥導致植物體內硝酸鹽含量增加、土壤物理性質惡化、水體富營養化。而濫用劣質磷肥則會帶來砷、鎘、氟、汞、鉛、三氯乙醛等污染。日益增多的農村和集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讓充當“接納者”的湖泊不堪重負。
編輯:梁霄
關鍵詞:非法 排污 長江 雙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