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賀家池在“保護”中走向消亡:復墾區倒建筑垃圾
不肯放棄的土地指標
其實,在賀家池綜合治理還未提上政府日程的時候,這些“復墾區”就已在湖里萌芽了。
按照官方的說法,復墾是為了實現“占補平衡”,也就是使用了多少建設用地,就得復墾多少耕地。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建設用地指標,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重要土地來源。
2012年12月,賀家池迎來了它千年歷史上的第一塊復墾區,此后連續兩年,經浙江省國土廳批準,又各有一個復墾項目落戶賀家池。
“這不是圍湖造田嗎?”好幾名村民找到了政府部門。邵林婕說,國家號召退田還湖,《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更是明確禁止圍湖造田,“賀家池怎么反著來?”
紹興市水利局一名官員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解釋說,雖然賀家池以前是水面,但后來土地性質已變更為采礦用地、居民點用地等,“如果又把田恢復成水面,國土部門反而要查”。
“紹興發展需要整體規劃。”該官員稱,這不能算圍湖造田。
存續上千年的湖面,說不是水面就不是了?邵林婕哭笑不得:“如果給女人一張男性身份證,她就變成男人了嗎?”而且,30年前的抽水、挖土,本來就是違法的,“怎么反而被默認了呢?”
2015年獲批的賀家池治理規劃,沒有動搖復墾區的存在。規劃方案顯示,除了當年已獲批的424.5畝復墾區,湖內還有600畝復墾面積等待完成立項手續。這些復墾區全部位于原湖內的磚廠及其挖出的深坑。
照此規劃,恢復后的賀家池水面面積約1800畝,尚不及1998年《中國湖泊名稱代碼》發布時的一半。
“國家提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如果沒耕地了,也是有問題的。”紹興一名官員說,復墾涉及吃飯問題,“我們也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
對于基層政府而言,復墾既是任務,也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比如,賀家池內一個復墾項目所在的紹興上虞市,2011年即向鄉鎮政府發文稱,廢棄窯基地等廢棄工礦復墾產生的土地周轉指標,均予以每畝地9.1萬元的獎勵。一旦獲準立項,將先下撥獎勵資金的50%作為啟動資金。
而只要將項目多余的土地周轉指標“由市政府統籌使用”,鄉鎮得到的補助將達每畝10萬元。
獎勵背后是對建設用地的渴望。在這“七山二水一分地”的南國水鄉,土地是浙江省城市發展中的稀缺資源,前述文件也在開頭明言,該工作的目的之一即是“拓展用地空間”“緩解用地指標不足”。
另兩個復墾項目所在的紹興市柯橋區,也扶持各鄉鎮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視耕地質量等級給予每畝1萬元至7萬元不等的獎勵。
賀家池復墾對柯橋區的意義不言而喻。國土部門資料顯示,該區2012年至2016年的42個復墾項目中,賀家池兩個項目的面積包攬前兩名。
在賀家池周邊部分村民的強烈反映之下,今年紹興市政府調整了這里的治理規劃。
紹興市規劃局公開解釋,這份新的規劃“尊重歷史并結合現狀,最大限度地退耕、退地、還湖”,且連通內外水系。調整后,賀家池新增水面650畝,共有水面2460畝——相當于原始水面的六成。
邵林婕發現,新的規劃圖里,表示水面的藍色區域的確多了不少,原規劃的4處農田也被刪去了。
但她很快就意識到,這些復墾面積并未消失,只是在湖內轉移了:與它們面積大致相等的復墾農田,取代了原湖底的跑馬場、高爾夫球場。
編輯:梁霄
關鍵詞:賀家池 消亡 復墾區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