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考古類影視劇如何走向大眾
近年,隨著盜墓小說的興盛,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也逐漸火了起來,如時下熱播的《盜墓筆記》《九層妖塔》《尋龍訣》等。實際上,同樣題材的影視劇早就有了,如1989 年《夜盜珍妃墓》、2007 年《國家寶藏之覲天寶匣》《墓道》《關中義事》、2009 年《盜墓之王》等等。以上影視劇,有的也有以家國情懷為鋪墊,宣揚國寶不能流失的情節。類似《盜墓筆記》這類影視劇,雖然打著保護文物的口號,但是劇中的每一步都在向大眾傳達盜墓的驚險與刺激、驚悚與神秘,有人誤認為這就是考古,甚至將其戲謔為《考古筆記》。
誠然,無論是考古學者,還是盜墓賊,在整個大眾視野中都是極少部分。對于廣大不了解考古學家辛勤發掘和整理的人來說,很難理解考古人摯愛探方孤寂一生的情懷;對于沒有見過盜墓賊為盜取文物牟利而肆意破壞古代墓葬的人來說,很難懷有盜墓賊自私自利無顧人倫的憤懣。一個令人尷尬的現象是,凡是涉及到盜墓題材的影視劇的播出,幾乎都會讓考古學者招致誤解和非議,而涉及到考古題材的科普節目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力量顯得有些薄弱。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拍攝考古類影視劇,讓考古在信息時代能夠占據宣傳輿論的有利陣地便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考古類影視劇難以走向大眾的原因
通過對時下影視劇的分析可以發現,一部影視劇如果拍得好,甚至可以炒熱一個行業,如1992 年《壹號皇庭系列》,2006 年《法證先鋒系列》《東京審判》等影視劇讓法律行業的社會關注度大幅增加,2015 年《何以笙簫默》的開播更是讓律師的魅力和顏值走向頂峰。在公眾的法律知識和普法意識還有待加強的今天,這個行業卻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正性評價。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的火熱,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其一,法律類影視劇以其對抗性、觀賞性取勝,盜墓類影視劇憑借驚悚刺激、窺寶探秘博人眼球,而考古工作因為行業屬性,工作周期長(田野發掘只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然而不了解考古的公眾卻以為這就是考古的全部),只能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在快餐式的影視劇中顯然是難以被取材的。以盜墓類影視劇來講,影片的極大篇幅都是在古墓中進行,加上昏暗的燈光、局促的空間和驚悚的音樂,很容易營造出一種壓迫感。同時,盜墓一定是快、準、狠,即挖洞要快、找寶要準、毀壞要狠,這就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場景變換和視覺沖擊,引導觀眾的注意一直跟隨劇情的發展。盜墓活動屬于短暫性、瞬時性的,渲染力強,考古發掘則屬于長久性、延時性的,渲染力弱,所以導致盜墓題材影視劇受到極大追捧。
其二,明星效應對于影視劇的推動是巨大的,以《盜墓筆記》為例,唐嫣作為明顯的盜墓反派人物,卻因為巨大的個人影響力,導致部分觀眾分不清劇中角色和劇外本人,不能正確評價劇中人物形象。李易峰在劇中扮演了文物保護的角色,雖然參與盜墓,卻是為了保護文物不被流失國外,這也是網絡上諷刺《盜墓筆記》為《護墓筆記》的原因。毫不客氣地說,在盜墓類影視劇中穿插保護文物的理念無異于變相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因為直觀來講,同樣是進入一座古墓,無論取出來的文物用于私藏或販賣,還是用來上交國家,因其沒有科學的發掘方式以及對古墓中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措施,最終的結果都是破壞了文化遺存,無論再珍貴的文物,如此這般離開最初的埋藏地,它的價值都會遭到無限下降。
其三,無論考古也好,盜墓也罷,對于公眾而言,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并不是墓中出土的文物,而是出土文物能否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吐槽欲。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集獵奇、王侯八卦、懸念于一身,無疑就成了他們的對象。反觀互聯網社會中似乎有那么一種思維模式,那就是傳播正能量的行動往往被看作假大空的作秀,甚至有時候到了“談善而色變”的地步,這顯然是不正常并需要想辦法改變的。
考古在影視劇選題上的優勢
無論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在現實中多么火爆,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由于其取材的負面性,不會成為社會宣傳的正面和主流。反觀考古類影視劇,則會給“考古盲”補上重要的一課,而且考古類影視劇還有著重要的自身優勢。
首先,考古類影視劇在塑造人物成長歷程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一身古銅色、風餐露宿的田野工作者,到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學術發言人,考古人詮釋了當前社會“全能型人才”的境界。校園學習時他們研究經典、洗盡鉛華;田野發掘時他們管理工地、入鄉隨俗;學術研究時他們發揮才智、復原古代;發布成果時他們目光深邃、言辭沉穩。總之,一個合格考古學者的養成,較好地展現了他們有學養、善實踐、接地氣、有視野的過程。這樣的影視劇拍攝出來,未必會比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營造的效果差。當然,任何影視劇情的跌宕起伏都是難免的,考古類影視劇可以在拍攝中加入一些不安定因素,以增加其神秘性和觀賞性。
其次,考古類影視劇能夠有效避免公眾對考古發掘的誤解。以往的考古工作往往是憑借“挖”的動態性來博得關注,而資料整理研究則因周期長而難以報道,這于考古學者無妨,但對于非考古行業的人們來說卻極易造成考古只是挖的假象,而對他們真正的戰場——整理室卻知之甚少。雖然近些年開播了很多考古科普欄目如央視《考古進行時》等,但是純紀錄片性質的節目很容易讓人產生厭倦,除非是抱著摯愛考古之心,否則觀看幾次就容易放棄。放眼整個社會各方面的人群,“追劇”一詞可謂是家喻戶曉,而“追劇”的本質就是故事情節的吸引,中國人愛聽故事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考古工作的宣傳確實應該融入故事情節,這種情節不一定是寫實的,因為藝術本來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只要是與考古學的基本理念無悖,能夠完整展示考古工作的流程即可接受。由于考古類影視劇能夠彌補考古科普節目受眾性不強的短板和田野發掘展示性不全的現狀,因而對于考古學科的宣傳十分重要。
最后,考古類影視劇的專業性和科普性較強,這是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難以做到的。考古這一小眾學科如何走向大眾、為人所知,在21 世紀的信息爆炸時代至關重要,同樣,面臨經濟發展的熱潮,全國各地的基本建設絡繹不絕,地下的文化遺存存在較大危險,當考古遇上基建,注定是一場你追我趕的“邂逅”。因此,我們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去了解考古、支持考古,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的行外獵奇。那么,考古類影視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能夠向公眾、媒體以及建筑工地的開發商傳播保護文物和文化遺跡的觀念,當考古類影視劇融入專業性、科普性和故事性之后,將會爆發巨大能量,這比考古科普欄目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考古類影視劇——公眾考古傳播的一匹黑馬
盜墓題材的影視劇中充斥的絕大部分都是盜竊文物、破壞文化遺跡的行為,以及“一夜暴富”等不正確價值觀的渲染,所有這些,顯然會給公眾考古的宣傳帶來反作用,考古類影視作品是不能走這條道路的。其正確內容應當是合理引導公眾從關注前期田野發掘到中期的室內整理乃至后期的成果發表和社會共享。一部真正的考古影視作品,需要在整部劇集中不斷營造懸念,引導觀眾看到從發掘、整理、綜合研究到社會普及的完整畫卷,而片面靠出土文物來獲取關注根本不能完整傳遞考古學科的真正理念和內涵。
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雖然收視率高,但難以在普及國家文物保護政策和公眾考古發展的道路上產生積極作用,我們應該支持考古類影視劇并為其發展增添動力。從考古科普節目、考古宣傳片到考古類影視劇,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經歷的時間,應該是與公眾考古傳播的效果呈正比的。
結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考古類影視劇的大眾化之路要想走得順利,可以從以下幾點努力:一是與涉及盜墓內容的影視劇劃清界限;二是在拍攝考古類影視劇時,有選擇性地利用明星效應;三是增加考古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四是同熱心考古行業的媒體記者緊密合作,尋找考古發掘報道的圈外發言人。考古類影視劇可能是公眾考古傳播的一匹黑馬,可以扭轉公眾對考古事業不夠熱心的氛圍,培養公眾考古宣傳的穩定人群,還可以為公眾勾勒出考古工作的完整“輪廓”。總之,考古類影視劇走向大眾,并非無源之水,反而前途光明,大有可為。
編輯:楊嵐
關鍵詞:考古類影視劇如何走向大眾 考古類影視劇 影視劇如何走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