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規則護航,共享單車方能駛向遠方
《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指導意見》)正在公開征求意見。5月23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征求意見就是要進一步匯聚社會的智慧,凝聚共識,鼓勵創新,守住安全底線,包括用戶的人身安全、資金安全、信息安全等3個方面的安全,使《指導意見》形成社會的最大公約數,讓政策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5月25日 新華網)
近年來,共享經濟成為了耳熟能詳的熱門詞。這一概念,1978年由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共同提出。隨著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各種共享,快速從虛擬資源向實體消費擴張,推動了共享經濟這一商業模式從概念變為現實。
不久前,網約車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之一,從誕生到爭議再到規范,幾方博弈的硝煙才剛剛散去。如今,俗稱共享單車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又如雨后春筍般現身大街小巷。這些被網民親切稱呼為“小黃”“小白”“小紅”的共享單車,既環保又經濟,給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深受廣大市民喜愛。
據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介紹,目前,全國共有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30多家,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000萬輛,注冊用戶超1億人次,累計服務超過10億人次。由于大量資本蜂擁而入,共享單車數量正呈幾何倍數增長。在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投放數量、注冊用戶、服務頻次膨脹的情況下,諸如亂停亂放、惡意損毀、偷盜丟棄、安全事故等矛盾問題也不斷出現。
正在征求意見的《指導意見》作為國家級頂層設計,對共享單車發展持明確鼓勵態度,無疑給運營企業吃了顆定心丸,給一些城市城管隨意“搜捕”共享單車劃下了紅線。其實,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副產品,也在情理之中。對于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問題,政府不應該因噎廢食,應當抱持寬容之心,容許對經濟社會良性發展有幫助、對普通老百姓工作生活有好處的新生事物萌芽和成長。
地方政府作為共享單車監管的主體,不能消極應付,而應在《指導意見》開出的總藥方之下,抓緊結合實際擬定地方規則,保障參與各方利益、化解矛盾沖突、確保有序發展;運營企業作為共享單車的所有者和獲利者,采取一投了之的做法,顯然屬不負責任,而是應在事前事中事后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協調,積極參與規則的制定和修改,確保共享單車發揮正向效益,減少負面效應;用戶是數量最為龐大的參與方和受益方,應當遵守起碼社會公德,愛護公私財產,切實做到不亂停、不私藏、不損毀共享單車。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只要立好規矩、用好規矩、守好規矩,共享單車必能行穩致遠,駛向充滿詩意的遠方。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共享 單車 駛向 遠方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