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人民日報評論員:為“一帶一路”注入中國動力 ——四論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人民日報5月19日評論員文章:為“一帶一路”注入中國動力
——四論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
心系人類命運,中國方案勾畫發(fā)展藍圖;回應時代課題,中國行動彰顯大國擔當。
剛剛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鄭重承諾,中國將深入貫徹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實現持續(xù)發(fā)展,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fā)展帶來新的機遇。這再次表明,中國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者,更是負責任的參與者、有擔當的行動者。
中國動力,是攜手共進的合力。當今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fā)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眾人拾柴火焰高。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yè)務,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絡,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將釋放出巨大的發(fā)展動能,也將形成強大的示范效應,帶動更多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共同譜寫互利共贏新篇章。這樣的“中國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愿同世界各國分享發(fā)展經驗,但不會強加于人;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chuàng)合作共贏的新模式,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中國動力,是民生改善的紅利。“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經濟的、貿易的,也是文化的、民生的;不僅是經濟層面的互利共贏,更是文化和社會層面的相遇相知。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yī)”等項目,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lián)合實驗室、科技園區(qū)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這些擲地有聲的承諾,為的就是讓“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惠及沿線各國人民。4年來,“一帶一路”在帶給其他國家實實在在收益的同時,也讓中國百姓享受到了發(fā)展的紅利。當陜西韓城的蘋果暢銷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當浙江義烏的貿易公司搭上“一帶一路”的快車,當重慶的跨境電商把生意做到歐亞非,買家和賣家的互惠共贏真正把“一帶一路”鋪進沿線民眾心中,為“一帶一路”建設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礎。
不做清談館,要當行動隊。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治理變革中,中國崇尚實干的精神是推石上坡的重要引擎。當前,制約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是阻礙創(chuàng)新的壁壘沒有突破,是隔斷要素的溝坎沒有聯(lián)通。“一帶一路”建設旨在打造包容開放的國際合作平臺,是中國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這一中國倡議之所以能夠得到這么多國家歡迎,正是因為做的是好事、干的是實事。此次論壇收獲了豐富成果,下一步需要把共識轉化成行動,一步一步扎實推進、一點一滴深化落實,讓“一帶一路”建設行穩(wěn)致遠。
有國際媒體說,“一帶一路”建設正書寫經濟全球化的新篇章。與參與各方攜手同行,中國努力開掘推動世界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動力源泉,為構建和平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動力支撐。沿著這條充滿希望的道路走下去,人類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國動力 習近平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