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共同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環境是跨越國界的公共物品,環境保護合作和環境治理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之一。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既是“一帶一路”建設眾多參與國的共同心聲,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內容。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中國政府明確表示,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綠色價值鏈,是打造綠色絲綢之路的關鍵。
目前,國際環境治理中存在北美和歐洲兩大環境價值鏈。就北美價值鏈而言,美國率先在自由貿易協定中加入環境條款,并在以后諸多自由貿易協定中予以推廣。一些國家為了與美國簽約,不得不根據美國的要求事先調整國內環境政策及法律。這一做法對全球環境治理格局和發展中國家環境治理體系帶來深遠影響。就歐洲價值鏈而言,歐盟一方面在國際多邊環境協定的談判與簽訂中發揮主導作用,力圖體現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努力在自由貿易協定這塊“大餅”中撒入多邊環境協定的“餡料”,從而輸出自己的環境標準。可見,在國際環境治理中,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其主導建立的環境價值鏈代表的是發達國家的利益和訴求,這使得發展中國家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因此,應推動形成一條能夠代表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和訴求、體現世界各國發展最大公約數的全球綠色價值鏈。
“一帶一路”建設為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綠色價值鏈提供了機遇。“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國處于世界經濟階梯的不同層級,單一的環境規則無法解決所有現實問題。這就需要從相互理解并逐步達成共識開始,通過“規則治理”確立多層次的環境標準。在全球價值鏈上,“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國既可以貫穿統一的環境“主干線”,也可以搭建不同層次的環境“支線”,最終形成一個多維立體的包容性環境戰略。可以采取與國際可持續標準接軌、發展援助和貿易協定等靈活多樣的途徑來構建全球綠色價值鏈。具體操作方法包括建立可持續的商品交易系統、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綠色融資方案、總結并分享綠色價值鏈的最佳實踐等。
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綠色價值鏈,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至關重要。以往,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是發達國家將過時的、高污染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保留研發、知識產權等高附加值環節。“一帶一路”建設所推動的產業轉移方式完全不同。中國作為經濟大國,以利益分享和共同繁榮為方針,在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帶動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升級版的綠色全球分工,這種分工將在產業鏈的每一步創造價值,比如在生產端實現循環經濟和近零排放,在消費端通過國際租賃實現分享經濟和低碳發展等,最終形成多贏的局面。
聯合國關于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設定以及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簽署,表明世界已經開啟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新征程。在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帶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主動承擔大國責任,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全球環境價值鏈,與各國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所推動的綠色發展,不僅惠及發展中國家,而且惠及發達國家;不僅惠及參與國,而且惠及整個世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綠色 環境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