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為女性就業創造更好環境
2015年底,全面兩孩政策正式公布,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
一項針對上海白領女性的生育意愿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表示不想生兩孩,主要就是害怕職業發展受影響,具體表現為:更早地遭遇職場天花板、再就業困難、被迫放棄工作、應聘時遭受歧視等。
這些擔憂并非空穴來風。調查顯示,幼兒3歲以前的主要照料者,六成多為母親,三成多為夫妻雙方的父母,父親承擔主要照料任務的情況極少。
長期以來,家務和育兒責任被認為是女性的義務。盡管我國是全球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女性在公共勞動中頂起了半邊天,男性卻在家務分配中長期缺位,沒有頂起另外半邊天。
如果將流行文化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那么林林總總的媒體鏡像映照出的,還是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廣告里,女性仍然和奶粉、廚具、洗衣機有著不言自明的緊密聯系;而在近些年流行的明星親子真人秀中,明星爸爸們在帶娃的過程中則手忙腳亂、狀況百出。這種家務和育兒責任的女性化,無疑會對女性就業產生影響。
在“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選擇扮演家庭主婦。據統計,我國女性就業率近年來持續下降。全面兩孩政策施行后,這一數字或將繼續走低。
女性回歸家庭,從而逃離雙重壓力,合情合理。但是從女性的個人發展角度而言,回歸家庭卻不一定是最優答案。對家庭勞動和公共勞動的二元對立看法,使得家務勞動的社會價值被低估,再加上家務勞動瑣碎、重復的特性,這些都使得女性難以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
全面兩孩時代,無論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還是職場超人,都無可厚非。關鍵是要創造友好的社會環境,讓女性擁有按其興趣和意志做出自由選擇的權利。這種友好環境的創造,既包括全社會對家務價值的重新認知,也包括企業對用工制度的規范。同時,政府也應當加強公共生育服務設施和制度建設,主動分擔生育成本。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女性 創造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