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外遷貧困村村民的心事:有老屋在 心里才踏實
利用房屋田地 發展特色產業
搬遷后,如何處理留下的老宅和田地?村民普遍希望能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
巴馬瑤族自治縣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不少外地游客。
戈賢村村民王世學和王仕衛都已搬到縣城,由于長期不住人,他們的老宅被村民用來養牛。
巴馬當地火熱的旅游業給老宅利用帶來契機。戈賢村村委會主任張錦友說,最近縣旅游部門專門來村里做調研,認為可將村里部分老宅租下來重新裝修,用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客棧,租給游客,王世學和王仕衛的老宅因保留完好,已被旅游部門相中。
記者在戈賢村采訪時,偶遇內蒙古游客才榮栗,她和親屬來村里體驗生活。2013年退休后,才榮栗就和丈夫到巴馬生活。
巴馬有關部門介紹,來自各地的“候鳥老人”催生了當地住房等方面的需求。
好不容易告別了窮山窩,為何有的群眾還對老家戀戀不舍?可愛村黨支部書記譚福勇分析,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而一些五六十歲的村民舍不得老家田地荒了。“每年4月到9月,是種桑養蠶的季節,回老家務農的人會更多。”
除種桑養蠶外,可愛村的村民們還在老家種起了核桃,目前全村種植核桃800多畝。
搬遷后的可愛村也吸引了公司前來投資。“有公司找到我們,要租地種草養牛。現在已有兩個屯的田地和房屋租出去了,牛欄已建好。我們希望公司能租更多地。”譚福勇說。
開發外遷村 不能搞“一刀切”
有基層干部說,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外遷現象仍呈增多趨勢,應科學開發利用好外遷村閑置房屋等資源。
廣西一位縣委書記表示,開發、整治空置老宅應采取審慎態度,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保護好他們的權益,宜復墾的復墾,適合開發的可以開發,不能簡單搞“一刀切”。
在記者采訪的這三個村,由于外遷戶越來越多,許多閑置房屋無人買、沒人租。但外遷戶的田地基本沒有撂荒,仍住在屯里的群眾給外遷戶打聲招呼就可以耕種,也無需交租金。
一些縣鄉干部認為,這三個村都處于大石山區,石頭多、土地少,復墾價值不大。村民們還有幾個理由要留住老宅:一是不少老宅不是很“老”且堅固,建房花了不少錢,舍不得拆;二是守住鄉愁的情感需要,有的外遷戶還回老家建起漂亮的新房,目的就是逢年過節時用;三是這些地方有山有水,外遷戶希望公司進來搞現代農業、現代旅游業,他們樂意將土地和房屋租出去。
編輯:梁霄
關鍵詞:外遷 貧困村 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