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將高速鐵軌鋪向中國西北角——記勞動節里的高鐵建設者
新華社銀川4月30日電(記者任瑋)勞動節小長假,寧夏、甘肅交界處的甜水堡鎮風輕云淡。高飛的無人機鏡頭下,銀西高鐵甘寧段部分標段的建設場景一覽無余。
“這是難得的好天氣,你們要是前幾天來,風沙吹得路上跑的車都晃,飛機根本飛不上去。”從小在南方長大的李峰告訴記者,他第一次見識到大西北的風沙有多厲害。
35歲的李峰,參與過武廣高鐵、蘭新高鐵、濟青高鐵建設,去年8月來到西北地區唯一未通高鐵的寧夏,投身銀西高鐵建設,目前是中鐵上海局環縣甜水堡制梁場的總工程師。
“我們主要負責為銀西高鐵甘寧段YXZQ-8標段鋪設大橋生產預制梁。”李峰說,長30多米、重800多噸的箱梁在制梁場出爐后,被運至現場架上橋墩。深山溝壑里的一座座大橋就組成了支撐高鐵運行的“脊梁”。
正在施工中的銀西高鐵跨陜西、甘肅、寧夏三省區,連接整個黃土高原,是穿過陜甘寧革命老區腹地的第一條高鐵。特殊的地形條件、氣候環境,讓高鐵建設者的工作生活經歷不少“挑戰”:地形地貌復雜、深溝險壑較多、干燥缺水、風沙大。
為確保列車行駛安全,箱梁制造從鋼筋、水泥等原料到制成品,都有嚴格的質量要求。作為質量安全的把關人,李峰最頭疼的就是干燥缺水帶來的箱梁養護難題——新鮮出爐的混凝土箱梁需要在一定溫度、濕度條件下進行噴水等養護,而制梁場的2口井深挖一千多米才打到水,工人們被限制每周只能洗兩次澡,如此缺水的情況下如何保證養護用水?
在節日里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了李峰帶領團隊想出的“招兒”。存梁區里停放的箱梁,底板、腹板采用180度自動旋轉噴淋設備噴水,箱室兩端各設置一臺30米射程的霧炮進行噴霧,頂板人工灑水覆蓋。全硬化梁區的坡度設計,使得流下地面的水被收集到蓄水池,再使用增壓泵進行循環利用。
“這種方法使養護用水減少一半,有效解決了缺水帶來的施工難題,是值得推廣的節水工藝。”中鐵上海工程局銀西鐵路甘寧段YXZQ-8標段項目經理部黨工委副書記熊嶺說,在偏遠艱苦地區的鐵路建設,不僅需要考驗體力,更要時常考驗腦力。
與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相比,一年到頭回不了家是鐵路建設者們更難以忍受的“心苦”。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沒有雙休、節假日,每年只有過年時能短暫與家人團聚。
“說起我的工作,我很自豪,我可以告訴親朋好友中國有哪些高鐵是我們建設的。但對家庭,我只有說不完的虧欠。”李峰說,結婚時,他從蘭新高鐵的建設現場新疆哈密趕往蕪湖老家,除去往返的92小時,10天婚假所剩無幾;妻子剖腹產還沒出院他就回了工地;常年不能回家,3歲多的女兒看見他就像見了陌生人,不讓他抱。
鐵路建設者,100個家庭里有98個都是如此。熊嶺認為,支撐他們前行的,除了物質層面的內容,更多是一種為國家高鐵建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精神信念。
“就拿銀西高鐵來說,它的開通將使西安到銀川由14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寧夏、蒙西及隴東地區將通過西安樞紐融入國家高鐵網,極大提高旅客出行的服務水平和運輸能力。”熊嶺說,這不僅為沿途百姓帶來出行便利,更為加快西部內陸開放,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開拓了新通道。
“勞動節,我們用勞動的方式過節。”玩笑著說出這句話的贠桂妮,是一名不簡單的“女司機”,“駕齡”10多年的她,開的是能吊起上百噸重物的龍門吊車。記者在17米高的駕駛室里見到她,常年的戶外作業留給她黑紅色的皮膚。
“我們修過的高鐵,我還從沒坐過呢,等有機會了一定要去我修過高鐵的地方再看一看。”她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勞動節 高鐵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