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南盤江上的90后守橋人:將青春獻給大山大橋
作為工長,趙云龍表示自己與同齡工友們的相處更像是“兄弟、親人”。圖為上橋作業前,趙云龍(前左一)幫助工友檢查安全帶。新華網 聶晨靜 攝
人跡罕至的大山 是他們活躍的舞臺
1990年出生的趙云龍,是昆明南工務段彌勒橋路工區的工長。2016年12月云桂高鐵全線開通后,趙云龍和8個工友們就負責普者黑站至石林西站區間橋、隧、涵、路基等檢測養護。南盤江特大橋作為咽喉要道,是重點養護對象之一。
不同于對拱圈的“點外”作業,對大橋橋面的養護,只能在夜間“天窗”時段進行,11點半到凌晨3點半,連續4小時作業。從工區到大橋的山路,來回需要4個小時左右。晚上不到8點,橋隧工們出發時星光點點,而回到工區時已經晨光微曦。“辛苦還是辛苦的,但為了確保線路安全,辛苦也值得。”趙云龍的工友、25歲的董趙波說話時略顯靦腆。
從云桂高鐵建設時起,趙云龍就作為橋隧工提前介入,對橋隧施工質量進行監督。“那時候很苦,大部分地方路還沒修好,幾乎不通車,在深山里面一駐扎就是幾個月。”趙云龍說,老工人一般吃不消,90后年輕人便成了橋隧工生力軍。
每個月有20多天,不是生活在工區,就是工作在鐵路一線。對于這群年輕的橋隧工而言,青春的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大山大橋。身為工長,趙云龍常常每倆月才能回家待6天。“這條新開通的鐵路線,比較忙,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干。”
在彌勒橋路工區,9個橋隧工負責養護99.189公里路段,有隧道15座,橋梁35座,涵洞83座,路基29.334公里。趙云龍能清楚地記著,每一座橋梁和隧道的位置,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子。“閉著眼睛都會有概念。”
“像我們橋隧工,活躍的舞臺就是這些大山里面。山肚子、橋底,幾乎沒人去的地方,人跡罕至的地方,就是我們活躍的地方。”
編輯:梁霄
關鍵詞:守橋人 大橋 青春 南盤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