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一日游”被宰近萬元 旅客自述步步驚心仿佛被催眠
在游客落腳休息的玉器店,花襯衫男子自稱“富二代”,在澳門開賭場。之后他以交友名義騙取游客刷卡。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強
心理學家揭秘游客為何中騙局
張娟一直不明白為何會乖乖地給那名“富二代”刷卡。對此,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陳紹建根據張娟和新京報記者的體驗經歷,從游客心理上進行了揭秘。
陳紹建認為,從心理學上分析“一日游”騙局,符合一整套的心理暗示系統。導游一路上給游客講述貔貅、風水,是事先的暗示,先把知識鋪墊好,讓游客之后更容易相信。
此后,“風水先生”、“富二代”等人物輪番登場,不斷重復信任、交朋友、招財等話術,是強化心理暗示。陳紹建說,同時在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風水先生”、“富二代”等人的形象被塑造成為權威人物,這是利用大眾對權威的崇拜進一步強化心理暗示。
陳紹建說,當一天的行程臨近尾聲,游客們身心疲憊,導致人們的判斷力有所下降。游客們又被請到一個封閉的房間內,在疲憊的狀態下不斷聽人反復講述,此時暗示的效果更強。
不過,陳紹建認為心理暗示有個體差異,有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就會出現大腦一片空白,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接近催眠的現象。
在騙局中,有很多游客受騙的另一個心理學原因是群體極化現象。“有幾個挑頭的人這樣說,其他人有不同意見又不敢說,時間一長,眾人的觀點就會越來越極端,群體極化現象會對人產生約束作用。”陳紹建說,在一日游受騙案例中,工作人員讓不相信的人離開,讓比較相信的人留下繼續聽,就是為了營造群體極化的環境和氛圍。
編輯:梁霄
關鍵詞:旅客 催眠 步步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