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多民族作家新生力量在成長
“80后”作家正走向成熟,“90后”作家正在崛起,“80后”“90后”作家已成為當代文學不可忽視的后力軍,成長為重要的新生力量。為推動少數民族文學繁榮發展,培養少數民族青年創作人才,由《民族文學》雜志社、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作家協會主辦的少數民族“80后”“90后”作家對話會日前在南寧舉行,與會的專家及多民族年輕作家就少數民族“80后”“90后”作家現狀展開研討。
出版家、作家聶震寧指出,民族作家不僅要寫本民族,還要走向更廣大的領域。文學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必須有世界性才能成為世界的作品。用民族的東西跟世界對話,形成文學最大的公約數,就是普遍性、共通性。希望“80后”“90后”作家走出局限,關注國家、世界、人類,作品體現中國的特點和世界的眼光,講好中國民族的故事,堅持為人民寫作,為國家寫作,為社會寫作,為人類寫作,這樣才能寫出內容更廣大的作品。
在評論家白燁看來,“80后”作家現在狀況很好,起點高,有潛力。我們有非常好的文化時代和文化環境,年輕作家要抓住這個契機,使自己能夠盡快地轉型和成長。“80后”寫作一開始都帶有半自傳性,從自我出發,寫個人經歷和生活感受,應該從自我走出來。從他們的文學閱讀、文學借鑒和文學吸收、文學參照來看,往往瞄準國外的東西,對于本土性、民族性、傳統經驗關注不夠。我們應該有文化自信,希望年輕作家力求在個人性、民族性、時代性之間尋求契合點,形成自己的特點和個性。“80后”“90后”寫現實的作品不多,有個性的、尤其是語言上有辨識度的作品比較缺乏。我們要對年輕作家多一份支持和理解,不能讓他們在市場上自生自滅,要對他們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他們排除困擾,堅定文學信念。
評論家張燕玲說,少數民族作家既要注重自己的民族身份,更要關注作為作家本身應該達到的高度。民族地區的差異性、思想感情的獨特性是民族作家創作的豐富資源,在差異性和獨特性中去尋求人類的共性,這是民族文學的優勢所在。少數民族作家新一代已經成長起來。在娛樂化的當代,青年作家寫作的坦誠而鄭重的態度彌足珍貴。一個1995年出生的回族作者寫一個回族老人和一只老貓在孤獨中相依相守,我看了非常感動,他在藝術上有自己的個性和追求,寫出了深刻的孤獨感與悲涼感,讓我想起了回族作家馬金蓮、李進祥作品中對生死的鄭重感和儀式感,他們寫普通人對生命的堅守,把生命消失的過程寫得卑微而崇高。他們通過寫普通小人物,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長,表達對生活的感恩,對文學的敬畏感,完成了自己的轉型。“80后”作家包爾金娜表現草原文化對自己的影響,這種民族的特質需要年輕一代去接通去連接。
廣西作家協會主席東西與年輕作家分享自己的創作體會說,寫作是一個體力活,也需要智力和技巧,需要心力,最終靠毅力,有毅力堅持下去,你熱愛它,它會有回報。年輕人要多寫,堅持寫。
彝族年輕作家包倬表示,民族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血脈里的東西,文學是我們思考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土家族年輕作家向迅說,在全球化的時代,把民族性置于全球化背景下考察書寫,是一種機遇。畬族年輕作家朝顏表示,要寫出本民族置身于社會變化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羌族年輕作家羌人六說,好的作品會發光,要寫出比生命更長壽的好作品。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作家 文學 民族